楚灵玉紧赶慢赶,腊月底才至京城,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因年后三月省试,举子们大多都提前到来。惺惺相惜,天下举子如一家。楚灵玉很快与他们相识,并融入天下才子齐聚,争抢仕途入场券的大家庭里。
来自五湖四海,云集天子脚下,京城富丽堂皇。
诗书年华,意气风发,诗酒唱赋。游乐锦街绣巷,畅谈朝野轶事,探讨省试殿试。举子们似乎已游离于十年苦读之外,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
楚灵玉晚上难熬,回到客栈,躺倒在床上。钱小小的影子便在眼前,不时地晃动。
每到此时,楚灵玉便把玉貔貅掏出来。钱小小的音容笑貌活灵活现,与见到真人别无二致。他甚至能感受到肌肤湿滑如脂,温润如玉。
转眼到了三月,暖阳回春,柳芽初绽,终于到了入闱的日子。
初六上午,举子们由考场官员引领,走进礼部贡院,开始为期三天的考试。
三天吃住在贡院,三场考试,每天一场。
第一场“正试”,主考经义。第二场“赋试”,主考诗词。第三场“策试”,主考实务策。
楚灵玉才学满腹,成竹在胸。第一场正试,等试卷发下来,他按照弥封的要求,握笔沾墨,在答卷上工工整整地写上籍贯和姓名。然后,再仔仔细细地读题和审题。
楚灵玉熟读经书,过目成诵,对经义早就烂熟于心。他略一思忖,提笔疾书,近千字文章,一气呵成。
见其他考生还未下笔,楚灵玉又读了几遍题目,感觉所作,十分契合题意。遂又将答卷,逐字逐句核验了一遍。
如此三番,楚灵玉觉得再无纰漏,便将答卷放好,等着考官弥封。
看着交卷时间还早,楚灵玉按了按胸前的玉貔貅。感觉钱小小就站在身旁,正在含笑默读。
楚灵玉正在冥想,巡考官走过来,在他身旁止住了脚步。他轻捻胡须,面带微笑,盯着答卷,头有节奏地上下摆动。一袋烟的功夫,才转身离开。
三场考试相当顺利,每一场,巡考官都会停下脚步,在身旁伫立良久。
三场考完,从礼部贡院出来。楚灵玉从怀里掏出玉貔貅,握在手中,喜形于色,信心满满。
三月二十一日开榜,榜单张贴于礼部贡院门前,一面专门用来张榜的墙壁上。本次省试,共有四百三十八名举子喜登金榜。
楚灵玉从榜首看到帮尾,竟没有自己的名字。他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才从那些欢天喜地的举子们中间抽身离开。
他匆匆回到客栈,收拾好细软,结清房费,走出客栈。在街上,他找了辆车轿,让车夫驱车,直奔城外。
车轿出了城,也不知走了多远。看着快近傍晚了,楚灵玉才让车夫在一家客栈前停下来。
他付了车轿费,走进客栈,找了个好点的房间,住了下来。
躺在床上,楚灵玉无法接受落榜的事实。他摘下玉貔貅,想摔个粉碎。却似乎听到一串小声的抽泣,便流着泪,戴回到脖子上。
他不想回苏城,更不想回老家。接下来该怎么办,脑子里一片空白。
天已经黑了,楚灵玉起身下床,点上灯,走出房门,向楼下高声喊道。
“店家,弄些酒菜来。”
很快,店小二端着两盘菜、一壶酒,一双筷子和一个白瓷酒杯走进房间。他把酒菜用具放在方桌上,转身掩上了客房门。
店小二走后,楚灵玉走到桌前坐下。端起酒壶,将酒杯倒满。他看着酒杯里泛着的酒花,摇了摇头,端起酒杯,一仰脖子,干了个底朝天。
不知这样一口一个喝了多少杯,酒壶倒干了。楚灵玉蹒跚着脚步,拉开房门,走到廊檐下,高声叫道。
“小二,再来两壶酒。”
店小二端着一壶酒走进房间,见楚灵玉坐在桌前,已有了八九分的醉意,筷子和菜,竟然动也未动,便把酒壶放在桌子上,说道。
“客官,这酒快喝到十成了,还是不要再饮了。”
“小二,怕少了你的银子不成!”
楚灵玉说着,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啪”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大声说道。
“快去,再送一壶来。”
店小二见拗不过,陪着笑脸说道。
“客官,本店有一个规矩,一次最多要两壶酒。你喝完这壶,再叫我如何?”
不等楚灵玉搭话,店小二也不拿银子,抓起空酒壶,转身出了房门。
楚灵玉去拿酒壶倒酒,手已经不听使唤。他好不容易攥握住了酒壶,酒杯却像个淘气的孩子,左躲右闪。酒洒地满桌都是,杯里却空空如也。
他干脆将酒壶高高举起,抬头张口往嘴里灌。酒洒得满脸都是,也没喝上几口。
一壶酒又干了,楚灵玉想拉开门再去唤店小二。刚站起来,打了个旋风脚,“扑通”一声摔倒在底板上。无论怎么爬,也站不起来了。
“小二,上酒,小二……”
忙完一阵,店小二走到店主跟前。
“店家,又有一个书生醉得不成样子。”
“是今天刚来的那个吧!唉,十年寒窗,就在金榜题名。一旦落榜,谁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