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钱庄的的主营是换取金银, 但这也不是盈利的大头,真正盈利的大头是放贷。
这时代,老百姓身上能有几个钱,大多数人攒一辈子, 恐怕都攒不下来一张银票钱, 钱庄要是靠他们吃饭, 恐怕得饿死。
真正的盈利都放在了商户身上,只有商人才会频繁地兑换金银, 需要便于携带的银票,也只有商人们会借贷。
万老板不相信谢安澜做银行,就不放贷了。
放贷是需要大量的金银做储备的, 他就不信谢安澜拿得出那么多金银。
果然, 没多久, 进银行的商人们就主动问起了借贷一事。
外面的钱庄当铺实行的都是九出十三归制, 不知王爷这新式钱庄的借贷方式如何。
做银行当然避免不了这个,谢安澜早有考虑,并没有赚黑心钱的想法, 走正规的放贷方式。
借多少是多少,利息根据借款的额度和时长还有市价的波动来算。
当商人在银行的工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手都在轻微的发颤。
太实惠了, 没有利滚利,也不倾家荡产要人命,即使短时间内还不上, 都还有可商量的余地。
一些手头上并不宽裕的商人, 只觉得他们找到了他们的福音。
银行开业当天就放了不少贷出去。
并随着消息的扩散,到银行来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从天亮到天黑, 就不见人少过。
一个月过去,谢安澜的银行不仅没有出现金银缺失的纰漏,反而越来越红火,甚至有不少外地的百姓和商户在呼吁,请宸王把银行也开到他们那儿去。
三位老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谢安澜开业的一个月他们的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甚至已经有不少商人主动拿着银票来兑换金银,转而存进谢安澜的银行。
市面上对宸王发行的纸币也开始正式流行起来。
更可怕的是宸王今年的分红直接用的他钱庄发行的纸币发放的,且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就相当于不止帝都,整个邕朝都开始在接受宸王这新式银行的模式。
这对他们钱庄的打压是碾压性的。
三位老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们的钱庄做了百年,还不抵人家刚开业一个月,这叫他们心里如何服气,每天都在心里盼着宸王的储备金银快些耗尽。
然而这个愿望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谢安澜的金银不但没有消耗多少,还逐渐有所在增加。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消耗了一批,可随着银行信誉的不断提高,不少百姓和勋贵都逐渐认可和接受这类模式。
试着把存放在家里的铜钱和金银都投进了银行,毕竟金银这东西放久了会消耗,但放在谢安澜的银行里,半年或一年后还能多一些盈利何乐不为。
于是在三位老板的焦虑中,谢安澜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在全国各地修建银行了。
帝都不过是谢安澜的一个试营点,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试探试探百姓们的可接受度。
事实证明他们的接受度很高,那就没必要再耽误时间了,银行早一点修建起来,邕朝的百姓也早一天享受便利。
这一消息一公布,其余地方的百姓和商户们自是喜不自胜,但三位老板就面如土色了。
“他……”
万老板捂住隐隐有些作痛的胸口,他了半天才打直舌头道,“宸王究竟是有多少储备金银敢大肆开银行。”
对于他的困惑,恐怕只有阚鸣能够回答了,因为只有他是为数不多见过谢安澜金库的人。
谢安澜现如今的囤积的金银已经不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整个邕朝加起来的钱恐怕都没有他的钱多,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这一问题。
三位钱庄老板的痛苦谢安澜是体会不到了,他当初找他们说得就是银行的事,那时候他手头上的钱还不多,想着都是邕朝人,一家独大还不如大家有钱一起赚。
结果三位老板放了他半天鸽子不说,一进门还左顾而言其他,甚至到了最后还打起他的主意来了。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他谢安澜脾气再好也不能任由人欺负到这份上。
事实证明,自己一家独大挺好的,没有人指手画脚,他的计划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要在全国修建银行可不是一件小事,好在有了帝都这个模板,其他地方只需要依葫芦画瓢照做就行,实施起来速度还是挺快的。
万万令人没想的是,银行还未在全国推广开来,玻璃倒是率先火了。
银行那用玻璃做柜台做门的主意彻底惊艳到了各大商铺的老板。
固然很多人都不认为自己有谢安澜那般财大气粗能够用玻璃做门,但兴许做个小点的玻璃匣子,或者玻璃柜还是可行的。
可市面上还没有卖玻璃的地方,想要买到玻璃,就只得去寻宸王了。
这日谢安澜约了人在东来酒楼谈事情,他人还未到包厢里,就被几位老板给团团围住。
谢安澜在帝都待得久了,接触的商人也逐渐多起来,这几位中就有一两个熟面孔,当下挑了挑眉。
“王爷勿怪勿怪,小人们找王爷说些事情,往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