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备考虑到东三郡中,孟达与刘封二人可能有不臣之心,也许会叛逃曹魏。
东三郡位置紧要,若此处为曹魏所得,那么汉中不仅有可能不保,甚至在张飞率军离开后,魏军也可从东三郡直接顺流而下,攻击益州腹地。
所以刘备先命张飞北上稳定东三郡。
并且单单从进军速度来说,不同于张飞在率领大军进入到荆州后,只能由陆路支援襄樊的关羽。
张飞领兵驻守的阆中城外就有汉水流经,张飞可率军队从汉水先短期逆流至西城郡,而后在西城郡一路顺流而下直抵襄阳城下。
这样张飞既能稳定东三郡形势,保护益州腹地,又能快速到达襄阳城下支援关羽,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在楼船之上,与张飞正在对话的人,正是西城太守申仪。
申仪在看到张飞意有所指得,对自己问起东三郡的地形,他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些心虚的脸色。
他而后拱手对张飞言道:“右将军见微知著,自有见解,仪不敢妄言。”
看着眼前的这个面貌老实的西城太守,张飞用眼神细细得打量他。
面对着张飞如虎眼般的打量,申仪吓的在大冷天中,冒出了一身冷汗。
张飞跟随刘备征战数十年,早年便与关羽被世人同称为万人敌。
当年当阳一战,张飞领二十余骑为刘备断后,抵抗曹操的数千骑军。
在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一声大喝吓得人数众多的曹操军不敢上前。
这才为刘备争取到撤退的时间,自那一战,张飞勇武之名便响彻天下。
在入荆州之后,张飞更是在离东三郡不远的巴郡内,击败了曹魏名将张郃。
张郃为了逃命,只得放弃战马攀山而逃,仅率领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郑。
这无疑令张飞的威名更加显著。
在面对张飞的赫赫威名之前,饶是当地大族出身的申仪也丝毫不敢表露出不敬。
面对着申仪的敬畏,敬爱士大夫的张飞并没有太过为难他,他只是对一旁的申仪继续言道:
“从这东三郡地形中可知,之前刘封与孟达所言,因为担忧外敌入侵而不派兵救援前将军一事,完全是一派胡言,其心可诛。”
张飞面容粗狂,但内心却是个细致的人。
在他领军到达西城郡后,西城太守申仪面对着奇兵突降的张飞大军感到十分意外。
加上刘备此时势大,申仪并没有反叛刘备之意,因此在张飞出示刘备王诏之后,申仪立马开城迎接张飞大军入城。
但岂料张飞却并没有逗留之意,他命申仪前来楼船中拜见他,在申仪不疑有他照做后,张飞直接带着申仪朝着上庸继续进发。
张飞知道刘备命他领兵到东三郡中,为的是稳定东三郡局势,并且支援关羽。
为了完成刘备的这个命令,张飞直接将西城太守申仪带在军中顺流而下。
申氏是东三郡中的最大豪族,只要申氏兄弟没有反叛的机会,那么东三郡的局势自然可安。
张飞的方法很直接,却很有效。
申仪自然也知道张飞的想法,但他目前并没有反叛之心,所以对张飞的做法也并没有什么不满。
不久后,在张飞大军驾驶战船顺流疾驰的情况下,张飞的大军已经出现了上庸城外。
在张飞大军出现在上庸城外之后,上庸城中的孟达在收到这个消息后,面对着张飞的神兵突降,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之前成都城中,就有他的族人为其暗通密信。
言刘备面对他与刘封不出兵救援关羽的举动,大发雷霆,已经派了右将军张飞率军前来擒拿他与刘封。
在收到这封信后,孟达心中自然惧怕的不行。
他很清楚他自拿下上庸三郡后,做了什么事。
数月前,关羽派使者来到上庸中,以假节钺的权力命令刘封出兵援助其。
那时刘封面对着关羽的命令,已经有了出兵的念头。
是他因为恼恨刘封侵陵他之举,为了陷害刘封,他便谏言刘封为将来打算,拥兵自重,暂时不派兵去援助关羽。
那时关羽凯歌频奏,从表面上看并不太需要刘封大军的协助。
所以在面对孟达以太子之位为诱惑的劝谏下,刘封鬼使神差般便同意了孟达的建议。
在那之后,关羽数次遣使者催促刘封出兵,刘封都以东三郡内部不稳为由,拒绝出兵。
孟达之所以会如此建议刘封,他并非有反叛刘备之心,也并非与关羽有私怨。
那时关羽节节胜利,他根本没想到,关羽顷刻间会陷入危局。
孟达本来想的只是,等刘备将来知道这件事后,刘备会因此惩罚刘封,以泄他心中之恨。
在关羽大胜的情况下,心情好的刘备对刘封的惩罚,并不会牵连到他这个副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后续一系列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孟达的预料。
最终他与刘封因为私心的举动,彻底触怒了刘备,令他与刘封再无转圜余地。
想到张飞的大军已经到了城外,孟达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得到报信后,他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