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剑气、将《一阳指》练到四品。
当然,枯荣禅师之所以说《九阳神功》远超天龙寺“绝大多数”内功,是因为还有一门他自己修炼的《枯荣禅功》没有被算进去。
作为天龙寺两大镇寺武学之一,《枯荣禅功》其实也绝对上的是一门高深奥妙的内功,修炼到高深处同样奥妙无穷、超凡脱俗。
可惜,看这枯荣禅师的状态也明白,这功夫对修炼者的佛学悟性要求太高。这枯荣禅师苦心钻研一辈子,也参不破那“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界,以至于功夫未能达到绝顶。
那般状况,便纷纷放弃了这门绝学。
此时孟修远送上这门《九阳神功》,对他们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颇为关键。
虽他们练了几十年的段氏内功,不能立即转修《九阳神功》,可只是参考其中道理,便已经受益良多。
一夜过去,无论是孟修远还是天龙寺众僧,谁都没有离开这间牟尼堂,皆沉浸在武学钻研之中。
直至天光微亮,孟修远将六幅剑谱全都已经牢牢记清,才轻出了一口气,转过身来道:
“感谢诸位大师,这《六脉神剑》我已经看完,便不打扰了。
还请诸位放心,功夫我不会传给他人的。”
听闻此言,原本沉浸在《九阳神功》中的天龙众僧赶忙摆手,向孟修远感谢道:
“孟公子您太客气了,这门《九阳神功》精神奥妙,实在是让我等受益颇多。
您能以如此功夫作为交换,让我天龙寺这么多人一同修炼,反倒应该是我们占了便宜才对。
公子请放心,这《九阳神功》我们莫说流传出去,便是在寺内,也不会轻传。
抵御强敌、交流武学,此番恩情我天龙寺万不敢忘。”
类似这样感谢的话,本因等人说了许多,比昨夜那副不舍交出《六脉神剑》的样子可谓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甚至是在他们的盛情邀请之下,孟修远还是在这天龙寺中用了一顿十分丰盛的素斋,才由众人一同礼送出了寺门。
值得一提的是,和孟修远一起出寺的,还有那段正明。
这位段皇爷虽然为了要学六脉神剑,已经出了家,可毕竟大理国不可一日无君,他还得回去处理朝中事务,名义上“暂摄”皇位。
许是要待过得几年,时机成熟了,他才好传位于弟弟段正淳,和他的许多大理皇帝前辈一样,来这天龙寺中度过晚年。
“孟公子,你别嫌我唠叨,我还是想要再好好谢谢你……”
两人出了天龙寺不久,正往大理城去的路上,段正明突然朝孟修远开口道:
“你剿灭四大恶人,逼走那鸠摩智,救我于险境,又给我段氏带来了那不世奇功。
如此种种,一言难尽,其中恩情实在是让我感激不尽。
将来若有能帮得上的地方,请孟公子一定不要客气。
只要是不兴刀兵、不使百姓受灾之事,我大理国定不敢推辞。”
孟修远本来心中还琢磨着那《六脉神剑》的事情呢,突听段正明这么说,不由得一乐。
他知道,这位段皇爷精明干练,可不是什么喜欢啰嗦的人,这番话中自然是有深意的。
想来是孟修远此次救了段正明这个皇帝,让他不至于被鸠摩智抓去吐蕃当做质子、以此威胁大理国,确实算是对大理国有颇大恩情,让大理于情于理都不得不报答。
可是孟修远此举,却也是得罪了鸠摩智,甚至是得罪了整个吐蕃国。
于是段正明未雨绸缪,隐晦地提前声明,说孟修远无论想要让大理国替他做什么事、给他什么好处,都没有问题。
只有一点,就是将来若是被鸠摩智找上门来报仇,千万不能让大理国为了保护他,而与吐蕃国对立,乃至于刀兵相向。
这话初听起来,好像感觉段正明有些无情,毕竟孟修远是因为保护他、帮助天龙寺才与吐蕃国结下仇怨的,他此时却要甩脱干系。
可再一细想,孟修远其实也很理解段正明作为一个弱国君主的心理,甚至是很赞赏他作为一个皇帝的爱民之心。
因而,孟修远当即哈哈一笑,爽朗地对这保定帝说道:
“段皇爷,你若要这么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我有两件事,确实是需要你帮忙。”
“哦?孟公子请说,我一定竭力帮你办到。”
段正明见孟修远如此,知道孟修远是同意了他话中隐意,不由得十分高兴。
孟修远点了点头,便开口说道:
“第一件事,是我听说大理北面有一座‘不老长春谷’,我想探访一下。
只是人生地不熟,我一个人去搜寻,实在是太费功夫了。
我希望段皇爷你能派人,给我引路。”
段正明闻言当即点了点头,认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