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蝉子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观音瞬间一呆,那原本从容的面容上闪过一抹怔愣,眼中露出些许迷茫,似乎全然不知该如何作答。
显然。
金蝉子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是要让观音细细审视西方灵山的佛法与大秦佛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究竟在何处。
只不过,观音此时只觉脑海一片空白,根本不知从何说起。
在佛门众多菩萨之中,若论起心系众生,深切知晓众生疾苦并广施恩泽的,观音菩萨必是位列其中,她是真正怀有悲悯之心的菩萨。
“西方佛法……”
金蝉子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蕴含深意:“虽口口声声宣称普度众生,可实际上却对众生的疾苦视而不见。”
“所谓的普度,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奴役罢了。”
“在西牛贺洲之上,无数生灵虽投身于佛法,然,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领悟了佛法的精髓?”
“他们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可最终却沦为了被佛法彻底洗脑的行尸走肉,失去了自我。”
话到了这里。
金蝉子微微一顿,脸上透出对大秦佛法的坚定,继续说道:“而在大秦,这般荒谬的事情绝不会发生。”
“佛本无相,佛法的真谛在于真正的普度众生。”
“在大秦境内,僧侣们皆是一心向佛之人,他们并非奴役凡人的爪牙,而是众生的引导。”
“大秦的僧侣,有苦行僧,他们甘愿忍受自身的苦难,以坚韧的意志磨炼身心,只为解众生之苦,也有入世僧,他们积极投身于世间,以自身所学,解众生之忧。”
“他们深入民间,以佛法救治伤病百姓,用慈悲之心度化恶徒。”
“而反观西方,那些高高在上的佛,他们真的了解众生所遭受的苦难吗?”
“他们可曾真正踏足民间,感受过众生的悲欢苦难?”
“道友。”金蝉子双手合十,眼神诚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昔日在灵山时,我曾自以为佛法正统,可当我初次踏入大秦之后,才惊觉何为真正的佛法。”
金蝉子满是对大秦佛法的认同,或许在他心底,大秦佛法真正的佛法正统所在。
“佛,虽源于西方,”
观音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道友所遵循的大秦佛法的确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但西方佛法毕竟是正统之源,其根基深厚,传承久远。”
“佛法确实起源于西方,”
金蝉子目光平静,不紧不慢的回应道:“但佛法真正的发展之路,却并非在西方。”
“真正的佛法,在东方的大秦。”
“道友此番踏入大秦,想必是特意前来与贫僧相见,欲引导大劫开启,引领贫僧再度踏入轮回吧?”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贫僧建议道友好好领略一下大秦的佛法,仔细观察大秦的僧侣们是如何践行佛法的。”
“道友在灵山时便心怀悲悯众生之心,相信当你真正见识到了大秦佛法与灵山佛法的区别,自然就会明白,哪一种佛法才是真正符合众生,引领众生走向普度。”
观音听后,心底顿时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眼中更是透出一丝挣扎。
面对金蝉子的话,她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道友。”
金蝉子微微一笑,平静说道:“此番,贫僧这一世寿数已然将近尽头。”
“能够在临终之前再见道友一面,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说罢。
金蝉子双手合十,脸上的神情愈发祥和。
下一刻。
只见金蝉子的元神骤然化作万千道璀璨的金光,如点点繁星般在虚空之中缓缓飘散。
那些金光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金蝉子一生对佛法的执着与追求。
与此同时。
一颗晶莹剔透的舍利子凭空出现,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金蝉子今生所修炼的全部佛力,纷纷融入到了这颗舍利子之中。
随后,舍利子裹挟着金蝉子的元神,迎着冥冥之中的幽冥轮回之力,决然的朝着六道轮回的方向飞去,入轮回,再世为人。
“阿弥陀佛。”
看着金蝉子的元神遁入轮回,观音也不禁双手合十,庄重行了一个佛礼。
与此同时,下方的佛寺内,气氛庄严肃穆。
就在金蝉子的元神遁入轮回的那一刻,他凡俗肉身原本手持念珠的右手猛的一停,那原本如烛火般微弱的生机瞬间熄灭。
紧接着,他的肉身缓缓向前倾,头微微一低,就此圆寂。
此时。
一直在一旁侍奉的和尚,眼中闪过一丝悲戚,他并未慌乱,而是深吸一口气,随后大声喊道:“玄奘大师,圆寂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洪钟般响彻整个佛殿,声音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不舍。
佛殿内的和尚们听闻此讯,皆是混身一震,脸上纷纷露出惊愕与悲痛之色。
他们迅速整齐的站成一排,双手合十,口中齐声念道:“阿弥陀佛!”
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为金蝉子的离去送行。
“玄奘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