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歼7系列的夜航能力还是很能打的
蚌埠的地理位置很奇特。
因为辖区横跨淮河中游两岸,所以正好位于东大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秦岭淮河。
不南不北!
但是蚌埠的气候更偏南方一些。
尤其是冬天。
虽然平均温度也就在一二度左右。
但是经常阴雨绵绵。
当寒风裹挟着牛毛细雨迎面吹过来。
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暴雨梨针。
冷到了骨子里。
更关键的是。
蚌埠冬天不!供!暖!
是的。
蚌埠和其他大部分南方城市一样,不供暖。
那么蚌埠人怎么渡过漫长的冬季呢?
当然是和其他南方人一样——靠抖呗!
不过今天的天气还不错。
晴转多云,阳光璀璨。
虽然阳光并没有什么暖用。
照在身上也不会带来哪怕一丁点的暖意。
不过这种天气,最适合飞行训练了。
尤其是夜航训练,特别依赖好天气。
夜航最怕的是什么?
是黑暗!
是人类对黑夜,对未知环境的恐惧!
什么?
难道就不害怕撞鸟、机械故障、雷击、空中撞车等空情事故?
害怕啊。
但是这些空情事故白天也会发生。
而且看得见摸不着。
人类最怕的永远都是未知的事务。
今天天气正好。
月光皎洁。
就算没有灯光也有一定的能见度。
而不像前两天那样是伸手不见五指,漆黑如墨的黑夜。
最适合这群菜鸡开展第一次夜航训练了。
冬天黑的快。
下午六点过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两架歼教7高教机缓缓驶出了停机坪,来到了跑道尽头的起飞等待区。
大概过了一分多钟。
这两架歼教7就已经顺利起飞升空了。
飞行简报室门口。
刘赟昂着头,看着已经消失在夜幕中的两架歼教7,对站在身后的其他五名队员说道,“你们可别觉得‘七爷’很落后,歼7早期型号和最新批量装备的改进型g型,这中间可有着二十多年的技术差距呢。”
“所以最新批次的‘七爷’已经勉强够得上三代机的门槛了。”
“尤其是夜间飞行能力。”
“10年前空司曾针对各主力师进行夜航训练情况的汇总和统计,得出的数据显示,歼7系列的夜航训练频率是我空军所有歼击机机型中最高的。”
“甚至比苏27还高呢。”
“‘八爷’的夜航频率最短。”
“单看这一组数据,就能证明歼7的夜航性能其实非常靠谱,最起码不比苏27差多少。”
“歼教7也是歼7,所以夜航能力也是能让人放心的。”
“一会儿轮到你们了,你们只需要保持平常心即可。”
“指令飞行、仪表飞行、盲操.这些基础技能伱们已经很扎实了,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这番话主要是‘稳定军心’。
不过也太离谱了吧。
‘七爷’是好。
但也没有牛到超过苏27侧卫的地步吧?
“老刘,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让我们不至于那么紧张。但是你的这番话也太离谱了吧,‘七爷’只是一款二代机而已,怎么在你嘴里就成了我军夜航能力最牛的一款歼击机了?”江辰毫不客气,直截了当道。“就是啊,歼10和歼11b不也是全天候歼击机,夜航能力杠杠的。您把‘七爷’捧得这么高,把其他歼击机置于何地哦。”吴志高也立即质疑道。
“哎呀,你们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也是为了咱们好。而且老师们年轻的那个年代,正好是‘七爷’的当打之年,所以对‘七爷’有滤镜也正常。”梁栋笑着道。
顿时气的刘赟吹胡子瞪眼睛。
转过来瞪了几个人一眼。
然后才道,“滚犊子,老子和你们说的都是真的。”
“10年前是2004年,歼10猛龙2005年服役,空司10年前的统计数据压根就没有把歼10猛龙归纳进去。至于歼11b,也是2003年首飞,2005年才大规模服役。”
顿了顿,他又继续道,“歼11就是国产化的苏27侧卫,论夜航能力,苏27真不一定比得上歼7.撇开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软件,单看气动布局、发动机等硬件,苏27侧卫确实是一款性能优越,甚至完美的重型歼击机。”
“可惜啊,老毛子太糙了,好多细活干不了。”
感慨了几句。
刘赟这才瞥了一眼手腕上手表时间。
扭头对吴志高和梁栋道,“别傻站在这儿了,轮到你们俩上了。”
这俩人这才赶紧回到值班室,拿着飞行头盔就往停机坪小跑过去。
两名教官也跟着一起出了值班室。
没一会儿。
又有两架歼教7消失在了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