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十二根簪子(1 / 2)

第96章 十二根簪子

腐乳的数量不多,四四方方的小块,大约七八十块,长满了白毛,奶奶将其收在盆里,撒了辣椒粉、椒粉、盐、白砂、生抽、高度白酒、芝麻油,轻轻拌匀之后就储藏在了玻璃罐头里,每次喝粥的时候夹出几块。

玻璃罐头也不是特意买的,上面还有黄桃或梨的罐头标签,吃完之后洗干净了利旧。不得不说,这种罐头瓶子在农村还是挺实用的。

之前做的霉豆渣也长得挺好的,毛绒绒,李响偶尔尝几口,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当夜幕降临之际,李响家的后院简直美轮美奂。各种彩灯、氛围灯,映照着冰雪城堡,翠绿的圣诞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围炉煮茶的桌子太小,李响生起了一堆篝火,搬出了许多椅子,大家围着篝火团团而坐,烤火,吃各种零食。红薯、柿饼也都烤起来,香气四溢。

“我教大家唱一首《jingle bells吧。”姜采儿说道。

小伙伴们纷纷叫好。

“这首歌中文名字叫《铃儿响叮当,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英文原版的更有韵味,恰好也可以帮大家提升一下英语水平。”

现在小学也开始学英语了,只是农村的英语教学水平实在不咋地,姜采儿好歹是高中生,成绩一直排名全年级前二十的那种,基本上没有偏科和短板。

不过李响相信,经过自己的补习和“下药”,姜采儿同学这次期末考试必定大放异彩。

姜采儿在村子里还是挺有威信的,跟孩子王一样,小朋友们都听她指挥,于是,很快,欢快的圣诞歌曲就响了起来,她不仅教唱歌,还一句一句给小朋友们解释,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确确实实是寓教于乐。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in a one horse open sleigh,over the ields we go,laughing all the way……”

李响将无人机升空,在四周盘旋,拍下了这温馨的一幕。

不得不说,最后的成片也十分不错,只是黄老师管得严,李响没有发,私底下传给了姜采儿保存,留作纪念。

24日,姜采儿就上学去了,她父亲开拖拉机送她的。

上次李响给她的咖啡豆,她也带了几包去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只是磨咖啡需要时间,在学校里就不大方便,李响帮她提前磨好了几袋,又买了一些一次性的挂耳袋,直接冲一下就行,这是最简单的。

由于冬天天冷,李响还特意买了个好看的保温杯送给她,加赠一袋大果粒枸杞。

姜采儿就笑:“谁家年轻小姑娘保温杯里泡枸杞啊?”

“你也可以用来泡咖啡。”

其实,姜采儿班上,很多同学都是直接买瓶装纯净水的,这大冬天的,喝起来着实冷。自从姜采儿带了保温杯后,大家都有样学样,以至于老师走进来上课,见到满教室的保温杯泡枸杞,都惊呆了。

冰雪城堡经过那晚的篝火烤炙,化了许多,李响也懒得修补了,因为没法儿修了,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大太阳,给人盛夏的感觉。

冰雪一天比一天少,肉眼可见地消失,连续四五个大晴天之后,不仅道路上的雪早就消失不见,连靠北的山坡上都只剩下零零星星的白雪,露出了大片大片枯黄的杂草和灌木。

后山的竹子、松柏,郁郁葱葱,随风摇摆。冬笋更是“蹭蹭蹭”地蹿出来,不过这个时候的冬笋已经不能吃了,只有等明年的“惊雷笋”。

每当春暖开,第一道春雷隆隆响起的时候,伴随着贵如油的春雨,春笋便开始萌发,口感与冬笋不同,是大自然的另一种馈赠。李响他们打野猪的补贴和奖金也到账了,分钱之后,两家都喜气洋洋。

那个特等奖“猎人王”证书,李响挂在家里,作为一项荣誉。

新闻报道,由于积雪短时间内大量融化,导致南方一些省份河水暴涨,出现了“冬汛”,不过,并没有引起人们太过紧张和太多的关注。

因为,南方省份,尤其是大江大河流域的,比如长江沿岸一带的城市,对防汛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

冬汛毕竟无法跟夏汛相比,不值一提。

李响他们家在上游地段,更是无需担忧。

这就不得不提到川省鼎鼎大名的都江堰了,全自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丰水期和枯水期自行切换,既解决了水患,又解决了泥沙,还灌溉了农田,设计之巧妙,堪称古代治水工程的天板,也因此成就了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在历史上评价如此之高,享受“二王庙”香火,实至名归。

冬日的暖阳下,奶奶和猫咪们在晒太阳,二黄不知道又去哪里鬼混了。

三婆则回家了,没有搬走,而是她的女儿女婿们找了施工队过来盖房子,三婆过去看看,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不参与一下,心里总不得劲。

李响在后院做木工活。

他又增添了一些专业的器具,拉锯、雕刻刀、牙机电磨机、木蜡油、手捻钻、什锦锉、砂纸以及一些铅笔橡皮等,正在做木簪子。

最新小说: 诸天文明记 京夜回信 半神之殇 予安 她好凶残! 论仙门卧底的自我修养 穿到反派少年时 若悔替嫁时 刚偷渡到神界,就被逼和圣女洞房 雍正罪妃换嫁日常(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