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呼吸都生怕丢了性命。
朱瀚转头便看了一眼宫人,连忙便让他们全部都下去,御书房内只剩下朱瀚和朱元璋二人。
“大哥,你我二人从最开始到如今这种地步,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只有我们二人心里才清楚。”
“即便那些人再怎么传播谣言,但在我的心中,你认定的太子就只有朱标一人。”
朱元璋看着朱瀚轻轻的点头,他从未改变过其他的心思,朱标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跟着他吃了不少的苦。
这全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己对朱标一直都是以储君来培养。
可不知何时废太子的事情,在应天府突然开始盛行了起来。
无一例外都是在说自己微服私访之时,朱标并没有把大明的国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这边让不少的人在暗中,便开始使绊子。
朱标多么聪慧的一个人,不想让朱元璋为难,才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他。
可是时间一长,那些官员们的本性便也逐渐地暴露了出来。
朱元璋自然也是看在眼里。
“大哥,不必担心,他们也不过是被人蛊惑了罢了,毕竟现在应天府能够和朱标一同抗衡,就只有朱棣。”
“我这两个侄子是怎样的品行,我能不知道吗?”
朱瀚说完,朱元璋便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朱瀚突然回想起他们当年,为了能够让天下百姓吃饱饭所做的一切努力。征战四方分餐露宿,面对着敌人也丝毫都不手软。
这一切都是他们一步步走出来的,可如今在智利天下上面居然出了这种事情。
仿佛是在质疑朱元璋所有的一切决定。
“老弟,你是不知我现在最怀念的,便是我们当年一起经历磨难之时,那时候不用担心朝中大事,也不用担心日后的大明会如何。”
“只想着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便以足够,可现在。却一次次的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再这样下去,那到时候这天下该如何……”
朱元璋自知现在已经上了年纪,朝中的大小事物,日后必定是要交给朱标去办。
官员们对朱标一直都不服,现在才会酿成如此大祸。
他也不想再去认为别人的事情,而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朱元璋比谁都聪慧。
朱瀚自然也清楚。
他目光平静地看着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便选择站在朱标的这一边。
在他看来,朱标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儿子,他从小就是太子。
这么多年以来应天府,谁人不知太子仁爱。
即便是出了不少的状况,朱标也是一例的承担下来,并且在微服私访之时,他可从来都不会去徇私舞弊。
即便是科举出了问题,他也是一直井井有条的在处理。
“太子自始至终都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他从来就不会去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改变自己的心意。”
“这样的孩子,日后才是能够真正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人。大哥心里有答案就不必再去有其他的顾虑。”
“这次燕王在户部的那一笔钱,我已经调查清楚了,确实有问题。”
朱瀚话音刚落,朱元璋诧异地看着朱瀚心头一震。
“难不成这就是他与那些官员们做的假账?”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都开始突突的跳了起来。
大明因为这一笔钱的缘故,可是造成了不少的影响,甚至有人放出豪言壮语。
只要是朱棣能够凑齐这笔钱,那就能够更加的证明要有实力。
现在看来,这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如果他早知道的话,或许就不会让这事情发生,当时只觉得朱棣确实能够有办法,要能凑齐那些银子。
日后为前线的将士筹备粮草,便不必忧心,可没想到却出了这种事情。
“确实没错,我已经命令王安调查了出来,那笔钱虽然确实是记在了户部的账本上。”
“在库房里却并没有多出来的影子,这很显然便是一场骗局。”
朱瀚拿出了王安送过来的一本账册,其中写的非常清楚。
在应天府之中,他们调查的这笔钱放入库房的,也不过是一些零碎的银子。
看得出来朱棣确实赚了钱,但并不是军令状上所说的那么多。
朱瀚当着朱元璋的面,直接拆穿了朱棣的伪装。
“我本来也不想把这件事情尽早的戳破,但是现在应天府不少的学子,因为贡院中将他们赶出来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我也不想再去息事宁人。”
朱元璋从手下的口中,早已知道朱瀚将学子赶出贡院的事情,他认为朱瀚做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这种做法确实实在莽撞。
如今朱瀚当着朱元璋的面,也已经承诺自己日后必定会在筛选学子这一方面尽快的做好决定。
朱元璋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看着朱瀚眼神都莫名的变得复杂了起来。
“贡院之中那些学子确实没有多少实力,但只要在日后好好的读书上榜高中,必定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只是王安这一次在户部,已经调查出了这些线索,为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