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8月22日(1 / 1)

现在是晚上11点36分,开始记录。

今天是2022年8月22日,开学第一天,第一周的星期一。

今天课程有:心理测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蝥乢(受限于不可抗力因素,该知识系统在后续学习笔记中将不再进行整理)、变态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教授该门课程的教授是张良教授,由于其独特的名字使得我对该教授与课程第一印象十分深刻。

张良教授的声线十分低沉,对其进行的初步人格侧写分析认为,该教授属于传统理工科男的人格面具形象,在用自身最大努力尽可能通俗易懂讲解课程的同时透露出了浓重的严谨逻辑风格,缺点在于无法成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结合心理测量学本身的工具属性,对该学科的初步评价是【应以自学为主,并需要付出额外精力调动学习动力】。

在第一节课里,张良教授重点介绍了该课程的成绩组成结构与主要内容:100%的成绩=20%平时作业与抽取点名表现+10%两份数据分析小组实践报告+20%关于问卷编制的学期作业+50%传统线下考试。

其中重点介绍了涉及平时表现的网课平台系统与功能、关于【笔记】的平时周常作业要求、关于学期作业【问卷编制与预测量后研讨报告】的具体内容、时间限制、形式、涉及知识与分组明细。

不得不承认,张教授在安排事情与信息表达方面具有强烈的逻辑条理性和系统思维习惯,非常适合我的学习风格,只要我能够接受浓烈北方地方口音风格的声线。

我个人对点名坐前排的相关条例表示理解的同时感到不满,因为这对于几乎必须坐在第一排才能听懂老师话语的我来说在学习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困扰。

接下来是关于心理测量学本学科的导论与入门知识。

这里我先说一个在开始学习前,源自我个人的思考:从高中开始,我就觉得心理学发展存在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人心无法精细数据化,心理是数理上的黑箱,我认为这个困扰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我找到了,却让我失望了。

因为心理测量学的心理量化方式和心理统计学几乎如出一辙:通过【行为】作为表征性载体,对这个外在表现进行研究统计和分析,而不是(或者说也不能)直接对心理状态进行量化分析。

这个根本性结论直接让我再次失去了【意识上载与数据化】这一伟大的空想,或者说,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终极目标。

张教授不走寻常路,在从第一节的定义开始介绍前,直接跳到第四节的【简史】,从古中国最早的哲学向人性探索开始,到东汉时期《人物志》对人才评判的初步系统性理论著作,再结合中国古代教育与晋升制度评定系统的发展,从【证明】、【理论】、【实例】三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心理测量学就已经得到传统非科学式的发展与应用。

最新小说: 楚太上的高武世界 转生之诸天万界 互通大清:和四福晋做姑嫂 叕祈诗集 协议到期,萧四爷他却不离婚了! 重生过去,我在人世间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穿书反派,圣女小姐别偷听 穿书成反派大佬的小娇妻 家有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