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的楚汉相争过程中,被不断证实,说项羽是战神,哪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份。
这时,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便是项伯。
项伯是项燕最小的儿子,项梁的弟弟,项羽的亲叔父。
项梁和项羽在会稽起义的时候,项伯在项氏老家同时号召了族群里的年轻人,响应项梁起义。等项梁渡过长江后,项伯便带领族人参加了项梁的队伍,从此便一直留在项梁军中协助项梁。一度官至楚国的国相令尹(楚国所设的最高官职)。
项梁阵亡后,项伯变成了项氏家族的长者,也是项羽最值得信赖的至亲长者。所以,不难理解为何他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为何项羽对他不敢随性动怒。
项伯年轻的时候和项梁一样,也是个浪荡公子,混迹于江湖。有一次,项伯杀人,被官府通缉,他躲到了东海下邳(今属江苏睢宁)。
下邳是个好地方,好在哪里呢?它似乎是秦王朝的法外之地,躲避官府追杀的藏身之所。之前张良刺杀始皇帝未遂,也是逃到了下邳。或许,项伯逃至下邳就是上天安排让他和张良相识的吧。
项伯与张良在下邳避难时,同是沦落天涯的没落贵族,又都是命案在身的朝廷钦犯。两人有共同的志向,相同的经历,不免惺惺相惜,无话不说。
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次张良随沛公投靠项梁的时候,久别重逢,张良建议恢复韩国的策略,项伯应该暗中帮了张良一把,否则,凭张良区区百来号人前来投靠,是无法引起项梁关注的,更谈不上在项梁面前露脸。
有了这层生死之交的关系,项伯不忍心看到张良陪沛公殉葬。当晚,项伯带着贴身随从,纵马来到沛公军营,找到了张良。
张良得知项伯来到自己营帐前,喜出望外。目前局势不明朗,两军对垒,是战是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这种情况下,项伯不期而至,张良能不高兴吗?
谁知项伯一进营帐,拉起张良的手,转身就走。他边走边说“快快,跟我走,不然明天你就大祸临头了。”
张良大吃一惊,他小心询问道“此话怎讲?”
项伯悄悄对张良说“项王明日准备大举进攻,沛公这点兵力无法抵挡,你赶紧跟我走,不要在这里坐以待毙,白白丢失性命。”
这事要是换成其他人,二话不说,一准跟着项伯逃命去了。
但张良就是张良,他非常沉着、冷静。一个人的素养、担当往往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刻才能区别体现出来。
张良沉吟了片刻,对项伯说“我是韩国的臣子,受韩王之命,送沛公入关。本应当在使命完成后回去报韩王。但眼在即,情况紧急,我要是不辞而别,径直逃亡而去,作为臣子是不义的行为,作为朋友则是失信的举动。项伯兄的救命之恩,张良心领了,我现在必须禀报沛公再做决定。兄可在此稍等片刻,我速去速回。”
不得不佩服张良的聪明才智。这番话说得非常得体,无懈可击。首先,张良当面表明,自己是韩国的臣子,不是沛公的部下,这就把自己划线成了第三人,为后面替沛公开脱确立了旁观者的地位。其次,张良搬出了那个时期的士大夫最崇尚、最看重的忠诚义气作为挡箭牌。
你来救我是义气,我通知沛公也是出于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生死都能置之度外,我去告知一下沛公,尽做朋友的义务。完成韩王交给的任务,是谓忠;危难之际不抛弃朋友,是谓义。
项伯没有反驳的理由,又不好离去,只好同意在帐内等候。
张良出了营帐,便飞快奔向沛公的营地。此时沛公还未就寝,见张良急匆匆地赶来,知道有大事发生。但听到说明天早上项羽就要派大军来攻打霸上,不由大惊失色。
他大呼传令兵,准备召集军事会议,部署防守事宜以对抗项羽大军的进攻。
张良知道沛公此刻呼叫传令兵的用意。他急忙拉着沛公的衣袖“先别急,我问你几个问题。”
张良非常了解沛公,他关闭函谷关,虽然有据六国联军于关外,确保自己关中王的地位不被更改的用意,但绝无与联军大动干戈的意思。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沛公与项羽都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争争权力、地位之类的事,断不至发展到同室操戈。
沛公急问张良“事情如此紧急,你有什么好办法?”
张良问沛公“谁出的主意让你关闭函谷关?”
沛公叹了口气“一个姓解的臭小子。”
张良又问“你评估一下,你的军队能抵挡得了六国大军吗?”
沛公沉默不语,他知道根本抵挡不住。思索了一会儿,沛公正式回答说“当然挡不住,但现在该怎么办?”
他又补充了一句“楚王之前有约,难不成项羽要违背楚王许下的诺言。”
沛公被这个想法给误导了许久,以致屠刀就要架到脖子上了,还浑然不觉。
张良得到回复后,果断地对沛公说“请让我去对项伯表达你的诚意,就说沛公绝不敢背叛项王。”
沛公犹豫了一下,问张良“你怎么会和项伯有这么深的交情?”
沛公毕竟是江湖上混过来的,生死存亡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