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心里清楚得很,在这三国乱世,知识和人脉就像两把利剑,缺了哪一样都不行。他琢磨来琢磨去,决定去拜蔡邕为师。蔡邕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学者,要是能跟他学习,那可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
杨磊走在去蔡府的路上,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蔡邕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会瞧得上我吗?要是他不收我,那可咋办?”想着想着,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好不容易到了蔡府门口,杨磊深吸一口气,上前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小厮探出头来:“你是何人?来蔡府何事?”杨磊赶紧作揖:“小哥,我是杨磊,久仰蔡公大名,特来求见,想拜蔡公为师。”小厮打量了他一下,说道:“那你在这儿等着,我去通报一声。”
过了一会儿,小厮出来了:“公子,蔡公让你进去。”杨磊忙道谢,然后跟着小厮进了蔡府。一进府,他就被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给包围了。到处都是古籍、字画,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墨香。
杨磊见到蔡邕后,恭敬地行了个大礼:“晚辈杨磊,拜见蔡公。”蔡邕坐在椅子上,微微点头:“起来吧,你为何想拜我为师?”杨磊直起身,说道:“蔡公,晚辈深知这乱世之中,学问如明灯,能照亮前行之路。您的学识如浩瀚之海,晚辈渴望在您的教诲下学习知识,明辨事理。”蔡邕笑了笑:“哼,如今这世道,多是些追名逐利之徒,你倒是会说些漂亮话。那你说说,你对学问有何见解?”
杨磊清了清嗓子,说道:“蔡公,晚辈以为学问不只是书上的文字,更是能应用于世间的道理。比如这乱世,学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百姓之苦,找到安邦定国之法。而且,学问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传承先辈之智慧,开启后人之新篇。”蔡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有这样独特的见解,于是又问道:“那你觉得当今之世,最需要什么样的学问?”
杨磊想了想,回答道:“蔡公,晚辈觉得如今战乱频繁,民生艰难。军事之学可保家卫国,农学可使百姓饱腹,还有治理之学,能让地方安定。这些学问都极为重要。”蔡邕听后,哈哈大笑:“好!好!你这小子,有几分见识。也罢,我就收你为徒。”杨磊大喜过望,连忙跪地磕头:“多谢蔡公!”
就这样,杨磊在蔡府开始了学习。有一天,他正在院子里诵读古籍,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就像山间的清泉,缓缓流淌在空气中,又像是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动着人的心弦。杨磊忍不住顺着琴声走去,来到了一个花园旁边。只见一位女子正在亭中抚琴,那女子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宛如仙女下凡。杨磊一下子就看呆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蔡琰正沉浸在自己的琴声中,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看她。她抬起头,目光正好与杨磊的目光交汇。那一刻,杨磊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眼睛,就像藏着星辰大海。蔡琰微微皱眉,有些不悦:“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偷看?”
杨磊这才回过神来,脸一下子就红了,结结巴巴地说:“姑娘,对……对不起。我是杨磊,是蔡公的弟子,听到琴声,不知不觉就走过来了,并非有意冒犯。”蔡琰打量了他一下,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原来你就是父亲新收的弟子。我是蔡琰,你也懂琴?”杨磊连忙摆手:“我对琴只是略知一二,姑娘的琴艺如此高超,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蔡琰微微一笑:“是吗?那你说说,我这琴声如何?”杨磊想了想,说道:“姑娘的琴声,初听如春风拂面,轻柔舒缓,让人心情愉悦。再听,又似有万般情思蕴含其中,或喜或悲,似有故事。”蔡琰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倒是有些不同,一般人可听不出这些。你说有故事,那你说说,是什么故事?”
杨磊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姑娘,我只是胡乱猜测。这琴声中,似乎有对这乱世的无奈,也有对美好之向往,就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儿,渴望着自由的天空。”蔡琰轻轻点头:“你竟能听出这些,看来你并非平庸之辈。你从何处来?为何要拜父亲为师?”
杨磊便把自己的经历简单说了一下,当然,穿越的事儿他可没说。他只说自己是杨彪之子,渴望知识,希望能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蔡琰听后,对他更感兴趣了:“原来你是杨公子,难怪有这样的见识。这乱世之中,人人自危,你却有此抱负,实属难得。”
从那以后,杨磊和蔡琰经常在蔡府相遇。每次见面,两人都会聊上几句。有一次,蔡琰拿着一本古籍,对杨磊说:“杨公子,这本古籍有些地方我不太理解,你能帮我看看吗?”杨磊接过古籍,看了看,然后耐心地给蔡琰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蔡琰能闻到杨磊身上淡淡的书卷气,杨磊也能感受到蔡琰轻柔的呼吸。
杨磊笑着说:“蔡姑娘,你如此聪慧,只是有些地方被这古籍的表述迷惑了。你看这里,其实它是用了一种隐喻的手法。”蔡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杨公子,你真聪明。”杨磊有些不好意思:“姑娘过奖了,我只是多读了些书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