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况(1 / 2)

第145章战况

郑廷最擅长兵行险招,先前进攻北戎的时候,宋允知便有所耳闻。只是这手段用在自己身上时,宋允知才知道厉害。这次进攻夏国,郑廷用的也是他一贯喜欢的分进合击战术。诚然,这一战术够有效牵制夏国兵力,多少让夏国朝廷应接不暇,但也不是没有缺陷。东西中三路并进固然声势浩大,但是西路地形负责,与中东两路相去甚远,缺乏有效沟通,且王新本人还对郑廷有些根除不了的意见,只要能利用这份劣势,宋允知不是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只是,如今还没有等到合适的时机,宋允知只能被动应敌。

郑廷并非传统的武将,也远不如随春生等人勇武,但是他却比许多能征善战的武将还要善于指挥。蛰伏的这几十年里,南北各地情况他都仔细捉摸了,背地里不知道计算了多少回,如今终于能大展身手,郑廷几乎是带着破釜沉舟一般的决心。

朝廷与光州的确准备了,只是他们准备的再多,也架不住郑廷来势汹汹。哪怕自己一败涂地,郑廷也要让夏国付出惨烈的代价。他败不败宋允知不知道,但是在郑廷这样不要命的进攻之下,夏国的兵力损失十分严重。

这短短两日功夫,宋允知不知道跟对面斗智斗勇了多少回,什么快速突袭、迂回包抄、诱敌深入、侧翼袭击、交替掩护等,他跟郑廷彼此都用了数次,两边都是绞尽脑汁。

但最后,郑廷借助兵力优势跟骑军优势,愣是将夏国的营地往南推了好几里。

正面打,他们根本打不赢;若是打游击,一来地形不合适,二来,这法子郑廷也知道,并且还运用得出神入化。若是再退下去,身后便是光州城了。宋允知当然不能再撤退,只能咬牙撑着。他估计对面也不好受,但是郑廷不在乎,这家伙就是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路子,根本不在乎折损。可宋允知在乎啊,夏国的士兵也在乎,他们打了这么多次的仗,从没有见过这样豁得出去不要性命的。

望着被运送回去的伤病,宋允知气得一晚上没睡好。以他正常人的脑子,实在是摸不清郑廷的想法,明明可以不用损耗这么大,为什么他还要这般偏执?但是能理解郑廷,那离疯子也不远了。

宋允知询问谢霆:“这两日伤员都统计出来了吗?”谢霆正是谢蕴的兄长,他曾待人在云贵一带戍边,妻子儿女都在那儿,这是近两个月被调来了光州。

谢霆虽不及他父亲勇武,但胜在为人心细,且在军中也颇有资历。当初宋允知担任光州一带军营最高指挥时,不是没有人反对,众人都不信宋允知这样初出茅庐的文官能管好军队。要不是有谢霆压着,宋允知还得费些心思才能让这些军队心甘情愿听他的话。

“这两日伤员共计五千余人,亡兵也有三百多人。”别看死亡的士兵看着不多,但是伤员已经达到了五千,这五千人被运回去医治,轻则缓十天半个月才能重上战场,重则落下一辈子的残疾。依郑廷这猛烈的攻势,只怕接下来还有越来越多的伤兵。“如今不知齐国那边还有没有援军了。“若是有,只怕伤亡还要加重。“没有了。“宋允知回得斩钉截铁。他在齐国也不是白待的,那边的情况他能不知道吗?再说了,郑廷根本不会给自己留有余地,他如今能调出来的兵力,已经是齐国的极限了。

谢霆联想到允哥儿也是在齐国待了几个月,那边的情况想必也是摸得透透的。他说没有,应该就是真的没有。只是……谢霆又有些质疑:“若是对方临时征兵呢?″

据说北戎亡国之后,给齐国留下了巨额的财富,郑廷上位之后,并未大肆花钱,反而一直在抄家,如今齐国的国库应当是不缺钱的,就怕他们战线无法推进后,又,开始想别的招。

宋允知阴恻恻地笑了声:“让他征,就怕他不征。”他也是被打出了一身的火气,任谁被一个没有理智的人盯上,都会免不了火冒三丈。

与此同时,东西两路的压力反而比光州小上许多。随春生几个武举出身的都在西线,与之对阵的便是王新。王新的作战风格与郑廷类似,本来是非常极端激进的,但这会因为身边不是常用之人,而且明里暗里同他别苗头,次数多了,王新也觉得怪没意思。不论他做多做少,在陛下眼中都是罪过。若是他打不赢夏国,陛下肯定要追究他的过错,若是他打赢了,跟前这些人都要跟他抢功。不仅如此,王新还发现他们越过自己跟陛下通信,具体说什么王新并不清楚,但是仅仅是通风报信这个行为便足以让他恼怒了。

他作为陛下的心腹,竞然沦落到被人监视的地步!尽管王新知道,在如今两国交战这等关键时刻,陛下不会因为之前那些事对他刻意刁难,这些信无非是益州这边的小将自作主张弄出来的,可王新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他总想着,若不是陛下默许,这些年轻人怎么敢放肆成这样?

王新又不是什么舍己为人的好性子,他先前之所以能成为郑廷麾下第一人,也是从刀山火海中杀出来的,争表现,抢功绩,这些他都做过。只是从前自己在外打仗,身边事事以他为先,如今情况颠倒,王新还能没日没夜的卖命么?不可能的。

他且看陛下那边如何,若是陛下久攻不下,他也拖着;若是陛下

最新小说: 盗墓笔记之异闻录 换嫁东宫,绝嗣太子轻点宠 歹竹出好笋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列车到站[无限]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末世:队员都是女神 开局选择垃圾职业 屏屏的种田日常 重生到全员疯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