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的比赛出乎了双方的意料。
德国祭出了完全体,他们拿上了首发五人。
但国青的策略就是互攻,打到第三节一半,双方都发现了各自的问题。
德国发现自己不能快起来,否则就老被追着打。
中国发现自己如果继续下去,可能第四节就没体能了。
范彬拉住陈放面授机宜:“稳下节奏,我要换下付豪和曾帆日,上孙和英伦,你带他们四个人,打跑轰。”
“明白。”
陈放上去后,把昊哥换下。
现在中国的场上五人,无论从高度和硬度都下降,但攻击几乎到顶了。
左赵瑞,右孙明辉,带上有突进能力的邵英伦和胡金秋,这四个人都是得分手。
范就想看看,陈放带这个阵容,是啥伤害值。
场面立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德国给国青施加的压力,一下几何增长,瓦格纳在篮下很轻松的得分,他211的身高和强壮的体魄,胡金秋在他面前,就是纸片人。
但陈放串联下的进攻三叉戟,又让德国U18根本防不住。
孙和赵的反复跑位和来回溜底角,本身来说,一个23联防是可以解决,但高位弧顶面对陈放,德国两个人是完全压不住的。
胡金秋已经在罚球线连续投中两个,让他发泄出了防守里的窝囊气。
局面就是如此,双方教练都想改变,但都做不到。
现在,只能看谁更持久。
当胡金秋再次投中一球,也让陈放的助攻来到了十次。
10分10助。
但陈放不满足,形势也让他必须做得更多。
德国变阵,122的全场紧逼开始了。
奥布斯特的坚韧代表着德国的意志,即便被甩被突,他还在不遗余力的给陈放干扰。
要想摆脱一个95KG,196身高的人,何其难。
孙明辉主动要球,承担了部分控卫的功能,但情况没有好转。
赵瑞和邵英伦的两次失误,让德国又吃进去了五分,还奉上了一次犯规。
赵瑞被换下,他已经四犯了。
对此,范彬不生气,跟欧洲球队较量,犯规多是常态。
失去了赵瑞,换上了赵岩昊,这没有让国青失去攻击,只是防守上,更薄如纸,一捅就破。
陈放持球让胡金秋给他做挡拆,顺势扎进内线,在吸引两人后,把球给到同侧底角的孙明辉。
孙明辉大空位三分出手,追回来三分。
“让他突,别协防,防他投!”赫伯特忽然下达指令。
他有个判断,需要来证明。
下个回合,德国的防守变了,陈放再次通过挡拆去内线,这一次,德国没有上来补防,而是看着21号往里走。
陈放有些意外,但这个时候你不攻击是不对的,于是一个上篮往篮下靠,这个时候,瓦格纳的护框面积起到了作用。
陈放被迫高打板,但球直接偏出篮筐。
德国拿下篮板,往前推进,三人在前场做出精妙传球配合,最后由奥布斯特得手。
陈放还是被奥布斯特干扰着,孙明辉持球推进,他无球去跑动,在队友的掩护下,拿到球后,奥布斯特已经补上来,陈放选择突破,奇怪的事再次发生,他发现居然没人来协防,只有内线的瓦格纳在等着。
无奈,陈放回传弧顶的赵岩昊。
但赵岩昊有人顶,拿球后无法做下一步动作。
孙明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去接应。
得球后,进攻时间几乎快到,匆忙出手,未中。
篮板被德国拿下,迅速转换成快攻,得手。
范彬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他喊了个暂停。
“陈放,你来打分卫,让明辉去组织,多投,别突。”
“明白了!”陈放还是没太清楚,但他服从教练的安排。
等再次坐下,范彬跟吴领导道:“陈放没有小抛投。”
“原来如此!”吴领队恍然大悟。
小抛头,小后卫必备技能。
在突破后,面对高大内线,通常会用抛投来解决问题。
但陈放是高三开始,大学正经打球,那时候已经接近两米,他不需要这个技术来得分。
并且当时受过几次脚踝的伤,陈放不是很喜欢去内线,更会选择在外线投,或者中投。
重生后,一直精力在找回原先的技术,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
可今天,被一个德国人,发现了弱点。
赫伯特认为陈放有投有突破的能力,但假设他没有上篮终结技能,果然,一试就真找出来了。
回到分卫,陈放很快用一个假投真突点飞奥布斯特,接着往前运两步就干拔出手。
球稳稳掉进框中。
“他的中投也是个问题。”搭档无奈跟搭档道。
“只能做点限制,不可能完全压住。”赫伯特回答。
第三节很快就来到最后一个回合,比分德国领先。
67比63。
陈放先去找胡金秋,为他做了个掩护,然后趁德国人的注意力都在金秋身上,迅速外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