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语发现,当裴明珠成为盖房子的总师傅后,干活的妇人们肉眼可见地放松了。
之前这里都是汉子,她们做事小心翼翼的,生怕不小心碰到汉子的身体,从而惹来麻烦。
现下她们没什么顾忌,搬木板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其实她们并不弱,在逃荒之前,她们闲时负责家人的衣食起居,忙时像男子一样在地里收割粮食,她们身上充满了力气。
而当她们知道裴明珠为了养家,十二岁时就女扮男装跑来跑去盖房子时,干活更加卖力。
“她十二岁时就能从那艰难的境遇中走出来,我们的年纪比她大,也一定能改变。”一个妇人边抹眼泪边说。
“对,我们要好好做,等打仗结束了,回家重新开始。我听县里的人说,这次造反的事,皇上震怒,把那个知府砍头了,知府全家也下了大狱……”
“我不想回去了,这江阳县很好,等我家当家的回来,我们就在这江阳县住下来,好好做工,攒着钱,以后有机会了买个小院子!”
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黎语站在角落里看了会儿,转头看刚到这里做工的妇人们去了。
*
近来都无雨。
大家紧赶慢赶,终于在七月到来之前把慈幼庄盖好了。
整个庄子呈回字型,四面是房子,中间是一个大院子。
房子一共有五十间,四周用次一些的砖和石头垒了围墙,围墙上面撒了瓷片,以防盗贼进入。
房子正式落成这一日,黎语和县令夫人一起过来。
先把盖房子的人叫到一起,依次发卤肉卤菜米饭,衣物,棉布,棉花和针线。
吃的是黎语自掏腰包给她们的奖励,每人两个大鸡腿、两斤卤菜,外加两碗米饭三个馒头。
衣物是县令夫人找的,她和黎语商量后,在县里发起了一次募捐活动,得到了不少妇人的衣服,都不怎么破,现下已经重新洗干净,能继续穿。
棉布,棉花和针线则是县令夫人用自己的嫁妆钱买的,够这些妇人先做一套棉衣。
因为只有参与盖房子的几十个妇人有,东西并不多,黎语和县令夫人没当回事,这些妇人们却激动地像是得了天大的好处。
她们拿了东西,把黎语和县令夫人围在中间,好话不要钱的往外说。
*
让这些干活的妇人把东西收好,慈幼庄就开始接收其他的人。
加上盖房子的这些妇人,时下还困在县里的老弱妇孺有二百九十多人,最早的时候将近五百人,征兵开始后,有些挪到镇子里去了,有的去了外地,只剩这么多了。
黎语按着实际情况把大家分开,其中的四十八间房里,每间六人,最后的两间,每间住一人,如果这人有家人,可以带着家人一起住。
不过这并不是好事,住在剩下两间房里的人,要负责整个慈幼庄的管理,负责与县令夫人沟通慈幼庄的各项问题。
*
一开始说管理,有几个胆大的妇人跃跃欲试,但是当听到要时不时地见县令夫人时,她们不约而同地退缩了。
黎语和县令夫人等了会儿,终于有人站出来。
是那位姓陶的妇人,她表示自己愿意当这个管理者。
县令夫人看看黎语。
黎语点头,表示陶氏可以。
她对陶氏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陶氏到她铺子里乞讨过,而是陶氏有这个才能。
像是裴明珠刚来的前两日,即便做了演示,大部分妇人还是不怎么信她,私底下偷偷抱怨。而陶氏,对裴明珠无限信任,裴明珠说什么就是什么。
还有后面,陶氏发现木板不太够时,会立刻大着胆子跟她说。有妇人发生口角时,她也会主动上前劝说。
她懂得观察,不被别人的行为举止影响,她也细心,认真,会调解,正适合做管理者。
县令夫人信任黎语,当即表示给陶氏一间。
还剩下一间。
县令夫人期待地看着剩下的妇人,终于,在黎语觉得不会有人站出来时,一个姓唐的妇人站了出来。
她是最开始在城门口拦黎语和县令夫人的人之一,行事公正,黎语让她管过茅草顶,她带领着几个妇人圆满地完成了。
“怎么样?”县令夫人低声问。
黎语:“也可以。”
*
所有人的房间都分好,县令夫人一挥手,她身边的丫鬟站出来宣布慈幼庄的规则。比如晚上无事不得出去,县衙会再管他们一个月的粥,一个月后,就要靠他们自力更生。
比如在此处不得偷鸡摸狗,一旦发现有人手脚不干净,即刻逐出去。此外,不得吵架斗殴。
若是想离开此处,要提前跟管理者说明。
确定所有人都记下规则后,新的一批棉布棉花和针线被送了过来。
按着排列的顺序,成年的女子或者针线功夫好的小姑娘上前来领。这些针线棉布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七成,可以暂时赊欠不给,等她们做的棉衣卖出去后再付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