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人纵马的声音不小,外城百姓听到动静的最初还有些担心,可等着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后,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
将门聚兵,虽说许久未发生了,可这事谁不知道。
外城勇武街上的一个中等粮铺,年轻的掌柜正领着两个伙计各自忙碌着,这时一道颤颤巍巍的人影出现在店铺门口。
掌柜的正想招呼客人,谁知抬头一看竟是自家那五六年未出门的老父亲。
“爹,您咋来咧?”
听着掌柜的家乡话都冒了出来,两个伙计也赶紧抬头打量自家掌柜的亲爹。
老头子拄着拐杖走到店里,扫视一圈见独子什么都没准备,前一秒走路还需要拐杖的老头子瞬间暴怒,举着拐杖就往独子身上招呼。
“你个娃子,老子不来咋知道你竟然忘记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老头子气的要打儿子,可早年间在战场上失了条腿的他没了拐杖压根就站不稳。
掌柜的见老头子要摔倒,赶紧飞奔过去把他扶好。
老头子站稳后,也不骂儿子了,看着两个伙计就吩咐道:“你们俩快去把店里粮食都装好,放在门口,快!”
听着自家掌柜他爹的吩咐,两个伙计下意识的去看自家掌柜。
年轻的掌柜也一时茫然的看向自家亲爹,不懂他爹要做什么。
老头子见儿子竟然真的忘了,气的抬手拧住儿子的耳朵就骂了起来。
“臭小子还真忘了!”
“老子今天再和你说一次,老子当年族兄弟九人一起参军,最后就活了老子一个,当初还是大将军不肯放弃,坚持把老子从战场上背回来救活的。”
“老子对不起兄弟们,这辈子就得了你一个儿子,不能像其他兄弟一样,生儿育女送上战场,但没人咱们有粮。”
“大纛出了你小子不知道?大纛出,万兵聚;敌杀尽,方可归!这是咱们将门的大事,你他娘的竟然敢忘了?”
见自家臭小子经由自己提醒总算想起来了,老头子这才松开他的耳朵,捶了他一拳才继续道:“还不快去!咱们没人,粮食总该出的!”
听到自家亲爹的话,掌柜的不敢耽搁,一边领着两个伙计往外搬粮食,一边不确定的问道:“爹,这粮食真有人来取?”
老头子见儿子问出这个问题,也没解释,只让他看好。
果然,就在掌柜的领着伙计们堆了十几包粮食在门口的时候,这条街上,幼年同他嬉笑打闹的小伙伴们纷纷牵着自家老马或者新马出现在自家店铺门口。
牵着新马的纵然会被人羡慕,可那老马一出,才会瞬间收获其他人羡慕嫉妒的眼神。
“二狗子,你家咋是你出征?”
“嘿,谁叫哥哥我媳妇争气,一胎就给我生了两个小子,大哥家只有一个姑娘,他得留个后才能去。”
“扯他爹的蛋,什么姑娘小子,我娘当初三次上西北,最后不还是回来生了我们姐妹五人!”
一听街上的大姐大出了声,一众男丁立刻谄媚的开了口。
“对,大姐说的对!”
“雁姐,等会就让小弟跟着您呗,小弟没实战经验,我爹当初可就是武姨手下。”
“对对对,雁姐,咱们街今个儿肯定能出一个小队的兵,您领着我们呗,我们心里也踏实。”
……
被众人称之为‘雁姐’的女子也不过二十出头,她娘是武家旁支女,她早年间嫁人后生了一儿一女后守寡回娘家。
这次大纛出,要聚万兵,家里自然是她这个已经有儿有女的出去。
其实这会儿她心里也慌,可握紧手里她娘给她的弯刀,摸摸身上自幼陪着自己的长弓,最后还是爽朗的看着周围盯着自己的一众‘弟妹’们道:“行!大家都跟着我!”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街口也传来她二妹妹和三妹妹的叫喊声。
“大姐,大姐,大帅马上就到!”
听到这一声叫喊声,雁姐立刻率先冲到粮铺门口,背上一袋粮食就翻身上了她出嫁时她娘给买的陪嫁战马。
随着雁姐的动作,这条街上的其他年轻儿女纷纷上粮铺背粮,粮铺门口的粮食背完了,隔壁不远少了只眼睛的烧饼铺老板又赶紧招呼着小闺女把一摞摞刚出炉的烧饼用油纸包好。
小姑娘才十岁出头,可做起事情来却特别利索。
每递出去一摞烧饼,她就要念叨一句‘给我大哥带个好’。
听到这小姑娘的声音,大家皆是大声应好。
独眼老板看着小闺女的举动也没出言制止,只是领着大闺女做烧饼的动作更快了。
大儿子早前就参了军,也不知如今可还好。
……
勇武街上发生的事情正在附近几条街上不断上演,不仅是粮食铺或者是吃食铺子,就是布店和鞋子铺也都在忙碌着。
威勇街街角的一家棺材铺,中年掌柜站在门内垂头丧气,今日这场景,他家还真不应该出现。
难过了好一会儿,直到门帘掀动,两道人影从后院出现在店铺里,中年掌柜这才重新挂上笑容。
看着像极了自己年轻时的长子和次子,中年掌柜满脸笑意上前,抬起独臂拍着两个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