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员增幅急剧上升,工厂也变得更加混杂,不同阶层、不同认知的人们处在同一个工作场景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争执,有的时候甚至影响到生产进度。
思虑再三,柯林斯将劳工们的职业教育培训提上了日程。
很快,工厂内整理出了一间小教室,工人们每日上工前都得先听一个小时。
最初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纺织机器的零部件叫什么,各类器械如何操作;电路有哪些危险,被电到怎么自救;遇到火灾怎么防范、怎么灭火和逃生……由柯林斯亲自授课,偶尔也会邀请亨斯福德其他教士或者先生们来讲学。
工人们原先很不理解,但他们大多都是些老实人,也明白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听课倒也还算认真。
真正的改变是从第一次测验后,前三名学员获得丰厚奖励起,大家学习的热情变得空前高涨,很是积极。
一段时间后,工人们明显精气神提了起来。
有人向柯林斯提议,想让家里孩子们一起来听听。于是在他的默许下,小教室里头涌入了一大波的5-10岁的小孩子。
再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的卓越成果愈发显著。
德布尔夫人被柯林斯的执着与努力打动,慷慨地捐出了一笔可观的款项。
有了资金的支持,柯林斯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讲师,为工人们制定了更为全面的职业教育计划,内容涵盖了工作技能、团队协作、沟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
课程设置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原本的常识课程,还开设了纺织、绘图、时事、历史和体育课程。
与此同时,小小的教室已无法容纳日益增多的学生,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宽敞的大教室。
不仅如此,柯林斯还以德布尔夫人的名义,在厂区内建设了一个小型图书馆,面向亨斯福德教区的大中小朋友和工厂的所有员工开放。
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工厂的氛围发生了非常显著变化。
工人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协作更加顺畅,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浓厚的文化氛围浸润下,员工们隐藏的特长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有的展现出了卓越的绘画才能,开始为工厂的设计独特的纺织品图案并提供创意。
有的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为工厂撰写产品宣传。那些生动形象的文案,极富感染力,大大地提升了工厂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有些擅长手工制作,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工艺品,摆放在工厂的展示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发展,工人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特长也被不断发挥和挖掘,众人们和谐地拧成了一股绳,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大提高了众人的工作效率,也让原本一成不变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和期待。
纺织厂也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工厂内部形成了一套特有的“产学研”模式,各种独具特色、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如同泉涌一般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也为广阔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