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姚老太太天不亮就起来了,还穿上了她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裳,带着周锦新去了老街坊家里头帮忙。
“呦,她周婶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这是你家锦新吧,真精神。”果然一进院儿,她们就成了院里的焦点。
“啊,是我家老大,今天正好休息就跟过来一起帮忙来了。”姚老太太说。
“不用不用,都坐着都坐。”那人赶紧摆手,让她们在屋里坐了还给周锦新抓了一把瓜子几块糖。
这可是最好的待遇了,这个时候,瓜子和糖可都是紧俏货,不容易买的呢。
“唉,她周婶,你家老大是上班了吧,听说还当了干部呢?”另一个也早早来准备帮忙的街坊凑过来打听。
“是啊,接了她爸的班去了段里,最开始跟她爸一样在工程队里扛大枕木。”姚老太太故作轻松的说。
“这孩子,自己争气,没上几天班就转成干部了。”姚老太太喘了口气又接着说。
“啊?开始在工程队,没几天就转成干部了?”
“是你家老周人缘好,有人帮忙了吧?”
那人不敢置信的说,这面子可够大的,工人转干部,那一般人一辈子都不敢想。
“哪啊,他一个工人,干了半辈子也没认识个领导,能有啥面子。”姚老太太丝毫不给面子,直接说周老头没这个能耐。
“那是锦新自己转的?哎呦,这可真是能耐啊,锦新啊,你咋转成干部的,也给婶说说,回家我也让我家你大成哥试试去。”那街坊一副八卦的样子,抻着脖子过来问。
“运气好立功了,正好在学校的时候也喜欢写文章,现在在办公室当秘书专门给领导写发言稿。”周锦新也不隐瞒,她就是笔杆子硬怎么滴?
“啊?写材料啊?那可真是厉害。”果然那婶子一听就没了下文,立功这事她还是听说过的,这不但得有技术,也得有机遇才行。至于写材料那更是,没有这个能耐羡慕死也白扯。
“呦,她周婶你家锦新真出息啊,当了干部工资都比工人多好几块呢。”
另一个街坊听了半天的音儿,这会儿也跟着接话。
“可不是,她周婶你这是命好啊,闺女这么能干。”
“听说你家老二也找到工作不用下乡了?是不也是锦新给找的啊?真是能干啊。”
周围的人不断的夸赞的声音传来,让姚老太太心里舒坦了不少,从前怎么笑话她没儿子的?这会儿都羡慕她有个好闺女了吧。
“你家儿子也不差啊,听说去年还是车间里的劳模呢。
好了,你们也别夸她了,咱今天是来帮忙的,咱都别闲着了,赶紧动手吧。”
“厨房里都是人咱也进不去啊。”
“凳子够不够,不够我去家拿几个。”
姚老太太也知道适可而止,别抢了人家主家的风头,赶紧就张罗起来了。
周围几个有眼色的也跟着张罗。
“妈,我去那屋看看,好像是新娘子来了。”
周锦新可不想跟这帮婶子大娘的在一起听她们互相吹捧了,听着外头的鞭炮噼里啪啦的想起来就知道应该是接新娘的回来了。
“去吧。”姚老太太乐呵呵的点头。
“唉,她周婶你家锦新多大了,处对象了没呢?”一个婶子见周锦新出去,凑过来问。
“十八了,还小呢急啥啊。”姚老太太想说倒是有人给介绍,她也看不上啊。
“十八可不小了,处上两年结婚岁数正好。
我娘家有个侄子,也是个干部,家里头条件也挺好的,要不给你家锦新介绍介绍?”
那婶子拉着姚老太太兴奋的说。
\"嗯?你侄子?咱在一条胡同住这么多年,我咋不知道你还有个侄子?”姚老太太诧异的眼神看着那人。
这都一条胡同里住了二十来年了,谁家啥情况基本都了解个差不多,她还真不知道她还有个侄子。
“那个,是个远房的侄子。”那人有些迟疑,接着说。
“也是个干部呢,家里的条件也挺好。”
那人又接着说。
“多大了?哪个单位的?”
姚老太太看她说的跟真事儿似的,随意的问了一句。
“28了,是镇上灯泡儿厂的。
挺好个孩子,就是,就是结过一次婚。
前头的媳妇留下个孩子,病死了。”
那人看着姚老太太越来越黑的脸色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她周婶,你要是觉得不行那就算了,我就是觉得那孩子人品不错,这才想着跟你提一提的。
那啥,我去厨房看看,好像要上菜了。”
那老街坊见姚老太太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赶紧止住了话头,跑厨房去了。
“她周婶你也别生气,这人就是没溜儿。
以前还给我们圆圆介绍过这人呢,哪是什么侄子,就是那人说谁给他介绍个好姑娘,给人家一百块钱的介绍费。
听说这之前的老婆是自杀的,就是因为这人打老婆,他媳妇的娘家也没人给做主,一时想不开就死了。”隔壁陈婶适时出现为姚老太太解惑。
要不是她儿子也在灯泡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