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李景隆也不矫情,把想见徐氏的事抛到了脑后,直接提要求。
“投一成,我要拿两成!船上的事,我为副,船下的事,我为主。我要带两千人。”
“一成半,两千人不能不干活,在船上要听张千户指挥。”
朱高炽还价。
他跟张欣的底价其实是二成半。
他们俩不可能出海,总归有些钱还是给别人挣的。
“小气,一成半就一成半。能干的就干。”
李景隆其实对钱银不是很有概念,半成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朱高炽看了一眼张欣,确定可以就跟李景隆击掌为盟。
“成交!”
大家都不是磨叽人,既然决定合作,那么就要有合作的细节。
前期的事肯定是张欣这边安排,李景隆不懂买卖上的事,他只要张罗好了人,到时候跟张昶一起出发就行。
至于到了那边怎么做,那就是李景隆个人的战场了。
大家这会对于如何找到矿脉,都是纸上谈兵。
张欣就没有提出什么必须达成之类的要求。
他们是以私人名义出去的船队,跟日本的贸易是私人的,在日本的活动是私人的。
必要时,也可以亮一亮身份。
一个是大明朝大皇子妃的亲哥。
一个是大明朝大皇子的表哥。
买卖对接由张欣出过海的掌柜们来。
应酬喝酒什么的,就是张昶跟李景隆自己看有没有必要。
重量级的人物,怎么着也必须同样有皇室背景的才值得他们下场。。
至于找银矿,由李景隆见机行事,张昶全力掩护配合。
大致敲定下来,朱高炽很是哥俩好的上前搭着李景隆的肩膀,豪气万丈:
“你走了以后,你这家里的事,花的钱,我来管!”
“真的假的,要是天天都一掷千金呢?”
李景隆斜睨了朱高炽一眼。
“那我就赖账。”
“噗——”
朱高炽这五个字一出来,李景隆壮观的把喝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吞的水喷了个天女散花。
“脏死了,媳妇,走!”
朱高炽帮张欣挡住了大半,可张欣的半拉袖子还是被喷到了。
气得朱高炽拉起张欣。头也不回就撤了。
留下李景隆在后面骂娘:
“你奶————唉唉——,那啥的,账呢,不结你就跑!!!”
~~~~~
大明,永乐元年,七月。
【诏令设置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
【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北平行太仆寺为北京行太仆寺。】
【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设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佥事无定员。北京行部设置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户礼兵刑工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
【遣命户部尚书郭资、刑部尚书雒佥为北京行部尚书。】
“迁都这会这些个老家伙不敢说什么了,再搞一个国子监就成了他们的执念。”
朱棣诏令发出来,回到后殿,就开始跟徐氏抱怨。
“经史子集可以教化民众,可以启智,但有些人也可以用似是而非的言论来颠倒是非。”
徐氏很理解。
“那我该怎么办,由得他们张狂?由得他们抱团?”
朱棣就是不想随了这些人的意。
帝都迁到了京城,在京城设国子监也是常理。
奏折里连着其他的这么一递上来,他捏着鼻子认了。
但这心里就是不舒服。
北人这会初初归心,他就觉得这国子监一设,这心到时候归哪里去了,控制不了。
“学文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文人集团的时候,这一抱团,只有利益是最大最重要的那条纽带。”
朱高炽上朝下朝这一整天站了好几个时辰,还被朱棣抓过来出主意,半挨着椅子,有气无力。
“别整这些个云里雾里的,你就说,有什么好法子!”
朱棣皱眉。
“京师国子监的部分学生转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自愿的原则,让站皇家的人提前下注。到时候给他们一些小官做做又何妨。”
朱高炽挤出来一个主意。
“你觉得呢?”
朱棣又问张欣。
“爹,自古武将都是文武双全的,咱能不能让京城国子监的人也练武啊,京师的武举现在不成样子。”
张欣本是过来陪徐氏聊天的,被抓了壮丁倒也不怵。
这事朱棣不问她也想说来着。
“武举在我爹那会,就没成气候!”
朱棣哪里不知道。
武举一事,他爹开设科举的时候就是文举跟武举一起有的。
只是当时本来武官就多,不缺,就不重视。
武勋的爵位还是世袭的,正经的武勋家里的子弟没人去,倒是一些街溜子去考了。
矬子里面拔高个,考出来的根本没法用。
还有严重的舞弊。
后面就越发不重视了。
“不止是这个,我听智明跟安乐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