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诸葛亮催的急,马谡回来以后,并没有时间找诸葛亮回报蒯祺的事情。
看来,诸葛亮是故意先公后私,让马谡内心由衷敬重。
诸葛亮表率在前,马谡当然不会公私不分。
他先把成都县衙的工作全部捋顺以后,才抽了一个时间,专门上门找诸葛亮,把蒯祺的事情详细告知。
似乎早有预料,诸葛亮听了蒯祺的死因以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虽然诸葛亮的反应并不激烈,但马谡从诸葛亮变幻不定的脸色,和紧握拳头的双手,看出他的内心极度不平静。
诸葛亮知道是孟达谋财害命杀害姐夫以后,心中非常痛惜,也有杀了孟达替姐夫报仇的冲动。
但转念一想,就凭马谡找到的这些证据,只能确定是孟达的手下杀死了蒯祺,但他还真不能把孟达怎么样!
这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谋财害命,毕竟是两军交战,而诸葛亮的姐夫蒯祺,还是曹操手下的上庸太守,被阵前斩杀,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把蒯祺的财产据为己有,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罪名,那时候的将领,带领的大多是自己拉起来的部曲,都是以战养战,把缴获的财物充作军资或者归将领个人所有,都是正常现象。
要想堂而皇之扳倒孟达,就算是诸葛亮掌管西川军政大事,也有些力不从心。
孟达和法正是接应刘备入川的功臣,虽然身份地位比不上法正和诸葛亮,但也相差非常有限。
作为一郡太守,也算是刘备的重臣,他和法正还是至交好友,在西川的影响力不小。
就算诸葛亮找到孟达贪赃玩法的一些罪证,想要罢免孟达的太守职位都难,别说是杀了他报仇了。
良久之后,诸葛亮权衡利弊,终于拿定主意,为了主公的大业和自己的抱负,还是暂时放下私仇。
但诸葛亮也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孟达真的一心一意为刘备效力,那他杀害蒯祺的事情就当做不知道。
如果孟达贪赃枉法、首鼠两端,那么就两罪并罚,让他自食恶果。
诸葛亮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再纠结报仇的事情,对马谡说道:
“感谢幼常给我调查出事情真相,此事虽然证据确凿,但还真说不上是孟达的罪过,现在主公正是用人之际,我也不想节外生枝,希望幼常守口如瓶,此事就当做从来没有发生过。”
马谡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的心里不好过!
当初获得真相以后,他也设身处地替诸葛亮设计了一番,如果不利用手中的权利公报私仇,还真拿拥有四千余部曲的孟达没有办法。
就算是公报私仇,也不是几天的事情,要慢慢设计,才能让孟达陷于不忠不义的泥坑,然后名正言顺地报仇。
这样一来,很有可能造成刘备集团内部的不和,带来不可预知的损失。
诸葛亮不敢冒险,只能以大局为重,暂时放弃私仇。
马谡对诸葛亮的品德非常敬佩,他也暗暗警惕,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公报私仇。
马谡在梦中世界虽然只是学生,但知识面和眼界超前,县令的那份工作根本就难不住他。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他破案的手段层出无穷,就是那些有心人故意给他挖的坑,也被他一一破解,在成都渐渐名声鹤起。
马谡政绩突出,就彰显出诸葛亮用人得当,有知人之明。
而刘备和法正,因为当年与诸葛亮的意见相左,虽然并没有人说他们做错了什么,但他们心里还是有一个疙瘩。
法正大事认真,但不拘小节,加上江湖气息重,快意恩仇,难免被人诟病,刘备和法正在一起,反而更加自在。
诸葛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办事谨慎认真,几乎找不出一点瑕疵。
刘备与他在一起,尽管只是出了一些小问题,但与诸葛亮一比,就非常显眼,刘备心里很不舒服。
因此,刘备闲下来的时候,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出现了问题,渐渐疏远了他,反而和法正越来越投机,也越来越信任法正。
当然,法正也不是不识趣的人。
虽然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不断,但并没有违反法令的事情发生,在大是大非上,能够坚持原则,深得大家的信任。
马谡虽然谨慎,虽然多次被人设计,但都被他从容化解,政绩斐然。
刘备虽然有心敲找马谡一些麻烦,顺便也敲打诸葛亮一下,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蒋琬跟随诸葛亮入川以后,无论是在成都安定后方,还是前往汉中战场,蒋琬都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就连他自己都认为,成都县令非他莫属。
谁知道,半路里杀出一个马谡,把他挤到偏远的广都县当县令。
同样是县令,但品级却相差整整一个等级,而且远离权利中心,要说蒋琬心里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失意之下,蒋琬毕竟年轻,难免借酒浇愁。
蒋琬虽然没有得罪人,但他不理政务的事情,还是被人状告到刘备那里。
蒋琬是诸葛亮推荐的官员,刘备刚好想敲打一下诸葛亮,就拉着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