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峰听到确实有疑似毒气弹的东西之后,连忙让栓子带自己过去。
过去一看,果然有两箱绘有危险品标志的炮弹。
“这是黄弹还是茶弹?”
前世在学习抗战史的时候,搂过一眼关于日军使用毒气弹的记载。
日军将自己使用毒气弹的级别分为了四类:绿弹、红弹、黄弹、茶弹。
绿弹是装有催泪气体的毒气弹,勉强可以视作催泪弹。
红单是装有刺激呼吸道气体的毒气弹,可以简单理解为喷嚏弹。
黄弹是装有糜烂性气体的毒气弹,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的话,会使皮肤很快糜烂。
茶弹便是 我们常规理解的毒气弹,也是最致命的一种,一般装有氰化物等剧毒气体。吸入后会使人很快惊厥麻痹,然后出现临床死亡的征兆。
只是,当时对于这段历史自己只是略微地了解了一下,具体如何分辨,日军对其有没有划分的标志细节,廖峰就不清楚了。
但是,从日军准备的防护服来看,应该是后两者的可能性居多。
而且,从己方的准备推断也应是如此。据廖峰的了解,去年延安就应该对化学武器的防护进行了简单的培训。
一些培训后的干部已经开始逐步开始向各个根据地进行推广了。
当然,由于设备物资的短缺,防护手段还是比较粗糙。主要是用湿毛巾和大蒜汁来进行防护。
这种防护措施,对于绿弹和红弹来说还勉强够用,如果是黄弹和茶弹的话就力有未逮了。
‘所以日军这是准备就此用更厉害的毒气弹来对付我们了?’
虽然,原着中没有关于毒气弹的剧情,但是毕竟是以抗日为大背景。廖峰记着,日军第一次使用黄弹的记录正是用来对付八路军的。
只是这具体的时间和战例,廖峰已经记不大清了。
事关重大,廖峰不敢完全迷信原着,也许日军的特种作战小队不止这一支呢?也许有其他变故呢?
廖峰连忙让大家加快速度,并且让人将李黑娃唤过来,让他连忙去往李云龙所在驻地报告有关毒气弹的事情。
原本廖峰计划把这批物资运回去之后,经过拣选分别归类在“糖衣”和“松果”两个仓库之后,再通知李大团长的。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自己之所以想方设法打擦边球截留物资装备,归根结底也不过是能够在抗日大局中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曙光的到来。
如果因为藏物资而隐瞒这种重大情报,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当然,有的东西该藏还是要留一下的,比如那几个迫击炮和残留的炮弹。其他车上的特种头盔,作战服,压索饼干罐头之类的特种物资就没必要专门留了。
廖峰招呼着大家伙加快进度,自己要先带人将几门迫击炮和炮弹带回队部。
按照廖峰的猜测,李云龙那家伙听到伏击、胜利、物资装备,这些字眼之后,那怕不是如蝇逐臭,没准今天下午拍马就赶到了。
所以自己得先回队部早做准备,并把该留的装备提前留好。
“告诉大伙,牺牲的同志要一个不落,鬼子的尸体能埋就埋,实在干不了和他们也没有什么死者为大的说法。”
“差不多打扫完毕后,和几个队长做好战后总结,统计好伤亡人数。战后总结做得要细,之后开会的时候我会挨个去问。”
......
廖峰一点一点地嘱咐道,作为军队基层指挥员,命令能细便细,意图传达得能清晰一些便清晰一些。
“对了,这次咱们轮到谁去了?”
县大队不比正规军,有人牺牲后直接统计上报即可,后续事宜自然有其他部分帮忙处理。而县大队的人员组成本身就来自当地,如果有人牺牲了,于情于理都需要县大队自己去通知烈属。
只是,这工作做起来着实磨人,最开始的时候,让各自的队长去处理。之后队伍扩大到一个营的时候,又让小队长去处理。后来廖峰发现,光靠小队长,很多工作传达的不到位,而且小队长有些东西不好灵活处理。
之后,廖峰和几个分队长就开始轮换着带着小队长去挨门挨户的告知。关键时候许诺抚恤的时候,廖峰和几个分队长也方便灵活处理,而且老乡们也能感觉到重视。
李栓子一听廖峰临走时这个问话,瞬间一脸便秘的表情。那神情好似在说:不是大队长,您又要耍赖了?
廖峰一看这个表情,也不用对方回答了,轻咳一声缓解尴尬,转身便走。
......
一到队部,将装备藏好之后,便连忙去补作战报告。
随着文字艺术的发挥,原本主动出动武装进行伏击,变成了不得不进行的实战演练。
原本大获全胜收获满满的大胜仗,变成了鬼子毒气弹危害极大,我部处境现在极其危险,短物缺粮需要组织大力帮助。
当然,这东西对付李云龙是一点用都没有的,那个大老粗不要说能看懂这上面的一堆套话,怕不是连读都读不下来。
这是为了防止毒气弹的事逐级上报,报到总部那里,万一横刀立马的大元帅突然反应过来为什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