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迫在眉睫
吃罢晚饭,县衙周县令正好派人送来几车柴禾,足有上千斤,又送来了几十口水缸和几只新的大浴桶。
这个周县令不错,很细心,知道他们缺什么?
萧夏不知道,其实是酒楼大掌柜告诉周县令,楚王府无柴,连饭都无法做,这个表现的机会周县令怎么会放过。
有了木柴,厨房开始烧水,女人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把一路的风尘都洗干净。
萧夏也舒服地洗了澡,换了一身厚实新衣,舒适地在书房里坐下,房间里点着蜡烛,光线柔和。
这时,崔羽端了一盏茶进来,萧夏搂着她坐在自己怀中问道:“这里还能适应吗?”
崔羽点点头,“我感觉和长安没什么区别,可能就是冬天比较冷一些,但我们可以烤火取暖,其实也无所谓。”
萧夏点点头,“这里的冬天比关中要冷得多,我们的军队都是从关中过来,首先面对第一个困难就是冬天的寒冷,烤火取暖确实是迫在眉睫第一件大事,我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夫君想到办法了吗?”
萧夏点点头,“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
次日一早,萧夏来到军营下达了一条军令,命令边军和募兵各出五千人去马城河北岸拾羊粪,为期十天,不限数量,越多越好。
这条命令虽然有点荒诞,但阴世师不敢怠慢,立刻调拨了曹太岳率五千边军拿着藤筐去拾取羊粪,裴文安也调拨了王伯当率五千募兵前往马城河去拾羊粪,每人也领了一支藤筐和一把铲子出发了。
为了鼓励士兵多拾羊粪,还特设了优秀奖和鼓励奖,拾取数量最多的前百名士兵,每人奖赏五贯钱,另外所有士兵只要每天不低于十斤,每人每天补贴一百文钱,
萧夏随即又召见了河西牧监贺娄善柱,河西牧监原本设在删丹县,但自从吐谷浑偷袭删丹县后,贺娄善柱便将官署搬到了姑臧县。
贺娄善柱是太仆寺派来长驻河西的官员,他是从五品上牧监,听说楚王殿下召见,他不敢怠慢,连忙赶来大都督府,不过他今年有点怠政,对河西牧场的最新情况不是很了解,他索性又把牧丞王建也带上了。
很快,房玄龄把他们二人领到萧夏的官房,房玄龄出任记室参军,也就是萧夏的机要秘书。
“殿下,他们来了!”
“请进!”
贺娄善柱和王建走进了官房,两人施礼道:“卑职参见楚王殿下!”
萧夏微微笑道:“贺娄牧监,我们又见面了,这位是?”
“启禀殿下,他是牧丞王建,如果殿下问到畜牧的详细情况,卑职也不是很清楚,但王牧丞掌握所有细节。”
萧夏点点头,“我今天其实是问问马粪的情况,你们应该清楚吧!”
“马粪?”
贺娄善柱愣了一下,他苦笑一声道:“平时季节,战马都是散养,基本上不用考虑马粪问题,它们散布草原,但冬天战马是圈养,我们牧监就是和马粪做斗争,每天都要运走堆积如山的马粪。”
“马粪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贺娄善柱看了一眼旁边王建,王建连忙道:“启禀殿下,马粪我们一般放在仓库里自然风干,做成马粪饼,第二年冬天在马棚内燃烧,给战马取暖。”
“风干的马粪还有吗?或者马粪饼还有吗?”
“当然有,太多了,我们每年送给牧民很多,实际上还有很多,仓库里堆不下,都是几年前的干马粪饼。”“羊粪有吗?”萧夏又问道。
王建欠身道:“启禀殿下,我们的马粪饼又叫三珍饼,就是马粪、牛粪、羊粪掺和在一起,还是牧民教我们怎么制作,将它们压实紧密,这样燃烧会更旺,一斤三珍饼燃烧时间和热量远远超过一斤木材。”
“这种三珍饼军队没有使用吗?”
贺娄善柱摇摇头,“薛总管对三珍饼有成见,军队就没有使用,军队还是以烧柴为主。”
“为什么有成见,是嫌弃它臭?”
王建摇摇头,“具体原因卑职不知道,但实话实说,一点都不臭,我们是用自然风干的三粪,重新加水搅拌混合,然后制成三珍饼,放在草原上晒干,臭味早就消失殆尽了,我们自己也平时用它取暖烧水,燃烧起来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草香或者乳香。”
贺娄善柱又道:“我们中原汉人歧视牛羊粪,但草原牧人却把它视为珍宝,河西的汉人也夸它是宝,不光是肥料,也能做燃料,甚至烧成的灰也和草木灰一样,洒在地里是最好的肥料。”
萧夏前世烧过牛粪饼,知道确实不臭,反而有一种清香,很多人都喜欢这种味道。
萧夏点点头,“我准备冬天让士兵烧三珍饼取暖,同时在市场上供应,你们有多少?”
“太多了,五座仓库都堆满了,如果不够,还可以现做,时间来得及,晒一个月就干透了,反正原料我们很充足。”
“姑臧县这边有吗?”
“有!城外有两座仓库,大概有三十余万斤,晒干后一饼约一斤多一点,我们就算一斤,两座仓库有三十三万饼,算三十三万斤,实际上不止。”
萧夏欣然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