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诸王述职(1 / 2)

第539章 诸王述职

中原被拿下后,数十万大军毫不犹豫的直接沿着淮河一线压了过去。

刘备和孙策并无半分反应。

没办法,田泽的另外三路大军盯得死死的,他们便是固守都力有不逮,哪有余力趁机反攻。

至于劫掠些人口。

袁绍和曹操早就把人口北迁了,留下来的士卒也都在二人投降后第一时间直接换上了齐军的旗号,生怕被二人趁机占了便宜。

从盟友到竞争对手,转变的就是这么快。

田泽也没有辜负他们的这番心意,顺利接手了三州之地后,对于他们保留的百万人口和近十万精锐都保持了默认的态度。

什么叫大势所趋、传檄可定,田泽这次也体现了一把。

袁绍和曹操麾下的文武和世家豪强早已做好了后备预案,所以在战败后第一时间就将一切都打包好了。

其中一些世家甚至大有北望王师数载、就等着这一天的感觉,要多配合有多配合。

甚至提前还给徐荣、关羽等军准备好了粮草和驻军的营地等,一应服务体贴至极。

如果不是确定了曹操及其一干文武都在自己的军中,徐荣甚至都不敢驻军,担心是个陷阱。

但是,看着军中正在和麾下文武激烈讨论前往西域后该立足何地、如何攻打贵霜的曹操,徐荣觉得自己确实是多虑了。

倒是关羽感到着实有些不自在。

因为曹操对他有些超乎寻常的热情。

动不动就带着麾下的武将,拎着好酒好肉上门和他宴饮。

即便被他拒绝也毫不失落,第二天又拎着酒肉上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关羽对于曹操的感官其实并不差,尤其是在经历了与虎豹骑一战之后,心中也不免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再加上郭嘉直接言明了无需顾忌其他,大可相交,自己也成天和荀彧等人厮混在一起,关羽也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

田泽对此也乐于见得。

本身他便丝毫不担心关羽等人的忠诚。

况且日后关羽等人必会参与对外作战,会与曹操等人并肩。

多一些了解和沟通,于日后的征战也能多添几分战力。

淮河沿线的防御,依旧由徐荣全包了。关羽、徐晃等人自可放松一些。

不得不说,身居高位也有其苦楚。

这次徐荣算是牛刀小试,也是田泽给其最后展示的机会,毕竟天下大局已定。

但是一旦南方对孙刘的战事结束,徐荣只怕就要永远坐镇中央驻防了。

曹操于兵事上的目光极其敏锐,对于政治更是谙熟。

徐荣这一战虽然看似没有做出什么夸张的战绩。

无非就是差点围歼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的兵马,把朱灵军打崩了“而已”。

如果不是曹操投降的消息来的及时,差点两个字就可以摘掉了。

但是,其用兵的本领,通过荀彧和毛玠已经被曹操知晓了。

其实力绝对无愧于田泽麾下第一帅才之称,硬对硬就是关羽只怕也不是对手。

但其作战方式和此前所处的位置,无不说明了其定位及日后的去向。

是他不应该接触、也不能接触的存在。

即便是田泽不在乎,也会有很多人在乎。

所以曹操很“识趣”的直接忽视了徐荣,尊敬异常但却不亲近,天天围堵关羽。

不过很快,曹操和袁绍及其麾下众文武的好日子告一段落了。

长安来旨,田泽封袁绍为“赵王”、曹操为“魏王”,顺便给袁术也挂了个“刚侯”,命他们带着麾下文武回京述职。

双方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怀疑。

田泽此前的所作所为足以证明其为人,这次述职并非是鸿门宴,无需担心。

与其一同的还有西域的吕布和公孙瓒,只不过二人带的人却不多。

毕竟西域尚未彻底稳定,还是要留个心眼。

刘范因为还在忙着正事,所以田泽便没有召其前来。

对于自己封的这些诸侯王,田泽倒也没有多大的控制欲。

毕竟双方的关系更像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

大齐这个“公司”已经够大的了,到了某种极限。

即使把这些“小公司”吞并了也作用不大,只会显得更臃肿。

所以还不如扶持入股,让这些潜力股去自己闯,在背后等着分红。

但是,该有的流程得有。

田泽定下了每三年一次的述职要求,并准备将之列为惯例。

而且,这次将这些人叫来,也不仅只是走个形式,更重要的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提前沟通一下西域之事。

西域这个地方虽然不算小,但容纳下这样四大诸侯,还是有些不够的。

如果不提前商议好,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纷争。

毕竟四个人都不是简单的主,尤其是吕布和公孙瓒更是容易上头,只有田泽才能压得住这些人。

……

长安城外,率先抵达的袁绍和曹操坐在同一辆马车上,静静的看着宏伟的长安城,心中五味陈杂。

虽然已经坦然

最新小说: 我合成了全世界 谍战:开局化身日本贵族军官 火爆波长 从阿森纳开始肝成球神 武道登神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惊悚:我打造了异轨收容会 御兽飞升 这个刺客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