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公子留步!
毛文龙口中连说惭愧,可是神上却无一丝愧色。
任谁也看不出,他是来打秋风的。
朱寅皮里阳秋的笑道:「原来是杭州毛兄,幸会幸会。只是在下虽非贵人,难以忘事,却还是想不起来阁下这位故人啊,惭愧,惭愧。」
朱寅也是连说惭愧,语气却带着调侃。
他倒要看看,毛文龙的脸皮究竟有多厚。
毛文龙脸色微红,假装没有听出朱寅的挪,反倒煞有其事的说道:
「在下心慕稚虎先生天生神慧,恨不早日相见,可谓神交久矣。稚虎先生的名句『暗室心自牧,一壶冰玉白』,「同绕珍珠水,不见六朝哀』,『相思如菸草丶一夕白发青』,还有「何必藏之茗山下,一夜吹尘到江东』—等等不胜牧举,在下都是耳熟能详啊。」
「还有稚虎先生的墨宝,都说魏晋风度,唐意宋韵,师法古人神采精绝,在下看过一幅真迹,
叹为观止。」
「朱解元不知毛文龙,毛文龙却知朱解元,是以在下自居故人。」
他这话虽然是滑头的狡辩,却也能敷衍得过。
朱寅没有想到,毛文龙功课做的这麽足,就连自己的诗也找出来背了。可见此人心思机敏,不打没准备的仗。
毛文龙背诵的这些诗,是朱寅自己整理后发表在南京国子监的诗集上。自从他中了解元,这些所谓的「名句」就开始传颂,被奉为名句,坊间不难搜寻。
他的「墨宝真迹」,南京城中也有几十副,大多是国子监流出去的,也不难寻找。
可即便如此,也足以说明毛文龙没有白读兵书。
若自己不知道他的底细,这几句「名句」一背诵出来,再夸赞自己的书法,立刻就会对他大起好感。
借钱之事多半能成。
但朱寅却是没有放过的意思,继续笑道:「可足下还说,乃是宁氏远亲,我倒是从未听闻啊。」
毛文龙闻言不禁一惬,念头转动间神色不变的说道:
「听说宁小娘子是观音转世,悲天悯人,乐善好施。观音之弟子,龙女也。」
「而在下名叫毛文龙。《拾遗记》中说,南浔毛龙之国,所以在下字振南。算起来算是龙女的长辈。」
「从龙女论起来,在下也算是远亲了吧。
朱寅很是无语,这种诡辩也好意思拿出来啊。毛文龙,你为了打秋风,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难怪历史上能在辽东折腾那麽多年。
后世很多人误以为,毛文龙是个粗鲁无文的武夫军汉。
大谬也。
毛文龙出生长大在杭州,本是商人家庭,其父纳捐进入国子监读书,但没有考中举人。
虽说其父科场失败,可毛文龙也是从小读书,本来也想走科举的路子。但他喜欢兵书和杂书,
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也就考不上功名。
而且他母亲出自书香门第的沈氏,舅舅也是进士出身。
毛家曾是豪富巨贾,当年阔过的。
他考不上八股功名,不代表读书少。无论从家庭环境还是成长经历,毛文龙都不可能是典型的明朝武夫。
朱寅有心难为他,故作疑惑的正色道:
「足下真是善作妙语。只是,眼下已到年关,还有几天就是除夕夜。为何足下不在家中过年祭祖,却要远道而来呢?如此良辰吉日,足下该当和亲人相聚啊。」
直接灵魂拷问。
毛文龙露出一丝苦笑,随即说道:
「所谓--良辰吉日时时有,锦瑟年华岁岁拥。在下本来是要回浙江过年,只是为大雪所阻,算起来年前也无法赶回,乾脆来此访友。年后再回也是一样。」
「可稚虎先生有此一问,在下倒是汗颜无地了。唉-—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毛文龙遭逢变故后混迹市井,很擅长察人观色。他早看出朱寅名不虚传,是个人小鬼大的人,
绝非是能被轻易糊弄的孩子。
不愧是天生夙慧的江左朱郎,大明神童。
实际上毛文龙也是个清稚少年,拿到后世就是个初中生,同样是个人小鬼大的人。
两人小大人似的打着机锋,说的话都带着和年纪不相称的成熟。
朱寅试探几番,这才不再为难,笑容终于真诚了一些,说道:
「振南兄无需如此。所谓白发如新,倾盖如故。足下冒雪来访,也是在下的荣幸。外庭风寒,
请入中庭。」
朱寅已经断定,毛文龙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此人可用!
毛文龙的喜色一闪即逝,却掩饰的很好,拱手道:「如此,就叨扰稚虎兄了。」
既然被请入中庭,他就明白朱寅对他印象很不错。接下来就是怎麽开口借钱了。
奴婢们见毛文龙被请入中庭,立刻牵着他的马,去马既喂养精料。
毛文龙指着自己的坐骑,「稚虎兄,此马如何?」
朱寅实话实话的点头道:「果然神骏,好马!正配的振南兄。」
毛文龙将弓刀交给门房,不带武器入内,可见很知道分寸。
毛文龙看似随意,其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