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熟悉《千字文》丶《幼学琼林》,会加减乘除,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就行,倒也选出了一百多个合格的,八成多是男教师,也有二十多个女教师。
教师按照本人的学问水平,资质分为一丶二丶三等。一等月薪二两,二等月薪一两五钱,三等一两。
学堂已经运行十个月了,采用后世的课程课时制度。
学习内容,就是国语加上简单的算术,和大明各地私塾的学习内容差不多。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无奈之举。
两人每个小学堂都去看过,都已经在正常上课了。各岛两千名适学儿童,分在十几个学堂上课,气氛都很活跃。
每到一个学堂,朱寅和宁采薇就亲自接见师生,赏赐纸笔。
足足花了三天工夫,两人才检查完各岛上所有的学堂。
他们一回到节度府,就商量改进学科。
学堂都上了轨道,教师们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明年可以进行学科改革了。
屋中生起了火堆,里啪啦的烧着旧船板,整个屋子暖烘烘的。
三人围着火堆,商量着如何改革学科。
被狐裘裹成毛团子的宁清尘似乎没有什麽兴趣,一边伸出小手烤火,一边想着自己的阿锦。
冬天一冷,阿锦在南京不会冻死吧?
她走之前,为了顺利让阿锦过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为美女蛇保暖呢。
油光水滑的小黑趴在朱寅的脚边,暖洋洋的昏昏欲睡,时不时摇摇尾巴,舔舔自己的狗毛。
最近,它觉得自己一身力气,都没地方使劲。
朱寅喝了几口宁采薇冲泡的奶粉,擦擦嘴上的一圈奶胡子,说道:
「科目增加从高小开始,初小三年还是只学国语和算术。」
「高小数学要加强,就和国语并列为主课。不过,每月比国语少九节课。「
在两人的设计中,学生每旬休息两日。不算暑寒假,每月上课二十四天,每天六节课。再扣掉全年所有节日,平均每月一百三十多节课。
宁采薇在纸上写写画画,「也就是说,高小三年国语每月四十八节课,数学三十九节课,这两门主课就是八十七节了。剩下的四十五节怎麽分?」
朱寅笑道:「先说说你的想法,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宁采薇扬扬手中的纸笔,「剩下的每月四十五节课,每旬就是十五节。我们的课程表是按旬定的,分好这十五节课就行了。」
「历史课肯定要有的,必须要单开一门课,副课。每旬三节,只学通史。史观麽,一定摒弃意识形态太强的阶级叙事。」
朱寅点头笑道:「这点倒是和我想的一样。阶级史观史要不得的,因为阶级会一直存在。」
「八大史观,总有一种最适合我们,最适合华夏文明。」
「还有八种史观鸭?」宁清尘终于感兴趣的抬起小脑袋,不再去想她的阿锦。
宁采薇也第一次听说八大史观的说法。她是学经济商业的,对文史的了解不多。
朱寅加了一根柴,摸摸脚边的黑虎,说道:
「唯物史观也不适合。这种东西太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历史强烈的人文色彩,学者用可以,但不适合国民教育。」
「全球史观太超前,我们没有那麽宽广的情怀,也不适合。」
「剩下的五种,还有文明史观丶英雄史观丶社会史观丶生态史观丶现代史观,最适合我们的是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
「关键就看,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哪个最适合我们。」
宁采薇道:「文明史观是后世的主流,对麽?」
朱寅沉吟着说道:「文明史观的确是运用最多的,但也说不上是主流。因为其他史观运用的也不少。」
「对华夏这种古老文明而已,文明史观不但能很好的塑造民族自信,也能更容易获得科学的方法论,更有利于从历史学中汲取人文精神,指导民族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历史以文明史观叙事,最不容易走弯路。古代没有独立的历史学科,古人的史观是天命循环丶五德始终。这种史观太古老,肯定不适应华夏文明的未来。」
宁采薇道:「那就选择文明史观吧。选择好了史观,教学内容就好定了。」
朱寅点头:「我同意,那就文明史观。教材我来慢慢编写。只编简单的通史,小学的课程嘛,
没有多少工作量。」
宁采薇在纸上划了几下,「历史课每旬三节课,还剩十二节课,书法课,体育,地理,还有呢?我们很难开物理课啊,因为无法令人信服。」
朱寅道:「理化就不教了,一是没有老师会教。二是没头没脑,凭空出现的真理怎麽完成公共认知?无法解释。」
就是宁清尘都点着小脑袋。
小老虎说的对鸭。就说牛顿定律等物理基础,你总不能直接抛出来,强迫社会接受这就是真理吧?
就算你当众用实验证明了,又如何让公众相信,这是很有价值的真理,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游戏?
朱寅继续道:「理化暂时不能教授,但我们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先教《格物学》,介绍动植物丶自然现象,以此启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