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同年到东南任职,对于沉毅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雪中送炭,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因为抗倭军的级别很高,指挥使是朝廷的钦差,陛下的堂兄,理论上来说,地方官府不可能对抗倭军造成任何掣肘,再加上几千兵马在手,地方官府没有任何可能跟抗倭军呲牙,顶天了也就是写点奏书告抗倭军一状。 然而以目前皇帝对抗倭军的态度而言,这种小报告注定了没有任何用处。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毕竟自己人,办事的时候能够更加顺畅容易一些,也不用花费时间跟地方官府扯皮了。 上元节转眼即过,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这天,一则消息在建康城里不胫而走。 那就是再建康颇有声名的许复许大官人,要离开建康了。 这位许大官人,虽然还是个少年人,但是传闻是宫里那位执掌内侍省的大太监的亲侄子,因此到了建康没几年时间,生意便越做越大,顺风顺水,不仅在建康置办了不少产业,更是做了皇商,给宫里供应东西。 更让建康百姓羡慕的是,这位许大官人私下里赎买了当年闻名秦淮河的名妓顾大家,然后便金屋藏娇,独享美人,自那以后顾大家便再也不曾露面了。 不过这种花边新闻,流传的版本自然是很多的,坊间还有人传说是宫里的那位高公公虽然没了子孙根,但是却有一些特殊的癖好,因此让他这个侄子在外面替他养了女人。 不过不管怎么传,都始终没有人传到皇帝陛下头上,一来是大家对皇帝还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不太相信皇帝陛下会在宫外蓄妓,这二来嘛…… 自然是因为内卫控评控得好。 不过按理说,这位许大官人既然在建康的事业干的这么顺利,便不应该这么突然的离开建康,于是乎便有传闻说,宫里的高公公在南边还有大生意,有人说是发掘了铜矿,有人说是高公公让自家的这个侄子去南边贩盐。 总之各种消息,混淆难辨。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许复这个年轻人的突然发迹,让建康城里的许多人为之眼红,随之又爆出了许复是高公公的侄子,才让许复发迹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 而正因为如此,高明这个内廷的大太监,这两年着实是背负了很多不该有的骂名,在坊间的名声可以说是急转直下了。 这天上午,许大官人的车队,足有近二十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建康城。 而许大官人则是坐在最中间那辆看起来就颇为奢华的马车里,隔着马车的车帘,还能隐隐看见马车里坐了一个身材优美的女子,正依偎在许大官人怀里。 在许多人艳羡的目光里,车队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不过这个车队马匹虽然多,但是都是单马的马车,因为许复虽然有钱,但是说到底还是平民,不能逾越规矩。 于是乎,在许多人的目视之下,许大官人带着顾大家离开了建康。 很快,时间到了傍晚时分, 一个中等身材,穿着普通布衣,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年轻人,一个人摸到了北城沉主事宅邸的后门,轻轻敲了敲房门之后,很快便有一个丫鬟把他领了进去,这个丫鬟看着眼前这个小厮装扮的年轻人,掩嘴笑道:“好久没见许大官人这样穿了。” 大陈建国初年,商人是不能着绫罗绸缎的,但是到现在一百好几十年了,再加上世宗南渡之后,便没有什么人在意这种事情了,再加上许复平日里要跟其他商人谈生意,因此大多数时间都是穿绸布衣裳的。 许复神色有些尴尬,微微低头道:“青儿姐姐取笑了。” 青儿上下看了许复几眼,笑着说道:“大官人可不要折煞我这个奴婢了,跟我来罢,公子已经等了你一会了。” “嗯。” 许复脸上露出笑容,微笑道:“请姐姐带路。” 做了几年生意,他的嘴也变的甜了起来,更何况他跟青儿的确是认识好几年的交情了,这声姐姐喊起来倒也顺口。 青儿“啐”了他一口,便带着他到了沉毅的书房门口,这会儿沉毅的书房里已经点起了灯,青儿敲了敲门之后,房门很快打开,沉老爷身上披着一件外衣,看了许复一眼。 “进来说话罢。” 许复应了一声,然后微微低头走了进去。 青儿很贴心的给两个人泡好了茶,然后走出了书房,顺带关好了门。 一直等到青儿离开之后,许复才看了一眼房门的方向,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沉毅,微微低头道:“公子,您身边这两个丫鬟…”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说下去了。 沉毅低头抿了口茶水,澹澹的看了许复一眼,微笑道:“怎么,怀疑她们是内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