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风这得波得波的,一说就是一大串。
而且,其中的信息量还大。
这不为难中年老头吗?
别的且不论,光是那十几万、几十万的观众数字,就够让人吃惊的。
想想吧。
相声门打从诞生那天起,有哪个班子能聚拢到这么多观众的?
这小子也太敢想了吧?
可再仔细一琢磨,唐云风却又说得一环扣一环,一套一套的。
都快赶上古代将军打战,排兵布阵的调调了。
有理有据,并不像信口瞎说。
不管两位长辈各自消化着信息,唐云风说得自己有点口渴了。
端起茶壶,先给长辈续上热茶,自己这才连喝了三杯。
不着急,不催促,唐云风自顾自的继续翻着报纸。
这个年代的人,永远不可能想象得到,未来的网络有多么凶猛?
流量在手,天下我有。
老霸道了!
最早的艺人想成角,太难。
观众拢共就那么一城一地,还得自个儿手艺过硬。
后来有了广播录音机,这让经历过旧社会的那批老艺术,享受到了一点福利,出了不少闻名全国的大蔓儿。
再后来的电视,那更是造星的利器。
甭管你是唱歌的,演电视的,搞小品的。
也甭管你有没有真能耐,反正你只要上过一回电视,是条狗都能成明星狗。
有了名气,各种好日子就来了。
而相声,又是其中最快捷的一条路。
说话,谁不会呢?
而且这还是有本子的,照着念就完了。
你要是不笑?
那肯定是你欣赏水平有问题。
或者,就是这家伙的本子写得不好。
反正,跟我的表演没关系。
当时,那一大批相声演员,就是这么凭空出现的。
追名逐利,这是人的本性,自然没错。
可这么一来,就让传统相声直接被扔到了天边。
最后,连太平歌词里白蛇传这些唱段,都是从东北二人转中找回来的。
不然,它就成了棒子国的“端午节”认错了娘。
人没错,时代也没错,谁都没有错。
时势造英雄而已!
任何一门手艺的传承,都得经历几起几落。
电视很重要,后面的网络更重要,这又是一个新时代赋予人们的福利。
所以,唐云风希望德芸社成为最早沾光的那一批。
不一会儿。
“咻,哈!”
唐云风一抬头,便见于慊正在喝茶。
此刻的他,脸上又恢复了风轻云淡的表情。
唐云风知道,大爷这是琢磨明白了。
于慊一边喝茶,一边满脸笑意的看着唐云风,好似老丈人看金龟婿一般。
唐云风心中无语。
看有什么用,您又只会生儿子!
但表面上,他还是微笑着,将一份挺有意思的报纸,再次递了过去。
意思就是:大爷,您接着乐!
又过了半晌,郭德刚才醒过神来。
不是他笨,而是他身为班主,考虑问题必须更全面。
他要是一不留神做错了决定,那牵连的可就是整个班子。
郭德刚看了唐云风一眼,没说话。
转而看向了于慊。
“慊哥,您的意思怎么样?”
于慊笑道:“年轻人比我们反应得快,我觉得还成,要不就试试呗。”
郭德刚点点头,直接掏出了手机,走到一边开始打电话。
估计是召唤定海神针张纹顺去了。
于慊突然放下报纸,看着唐云风。
“爷们,明儿上午,教教我,怎么玩那些呀,博客之类的。”
唐云风一愣:“大爷,上回我用电脑,看到您不是有了吗?”
于慊老脸一红:“没人跟我聊!”
“好,没问题!”唐云风强忍着笑意,严肃的应承道。
很快。
演出之余,后台的一班子人,又多了一项活。
那就是改本子。
这既是任务,也是功课。
相声艺人的课堂,基本就两个地方。
一是师父家。
可能就是一条板凳,师父坐着,徒弟站着,这就开始上课了。
再就是后台。
练的手艺拿到台上来表演,表演完,哪里好,哪里不好。
师徒俩就在后台找一个角落,站着教上了。
同时,如果有几个徒弟同时学艺,那师父教活,也是因人而异的。
你的性子、风格适合什么,师父就选合适的段子传授给你。
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其他徒弟不许在旁边听。
而且,事后徒弟之间也不许相互打问,相互传授。
如果发现有谁不守规矩,那轻则罚站、罚跪、干活、不许吃饭,重则直接逐出师门。
有人说,这是封建糟粕,信奉所谓“艺不轻传”的死规矩。
其实会说这种话的,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或者根本就是外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