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对此只是苦笑道:
“太清圣人说笑矣,我本就犯下大错,有如此遭遇也是理所应当,纵然是身死道消也是罪有应得也。”
“今日承蒙太清圣人相救,能够留得一命已是大幸,又岂可沉迷往日苦痛,对其怀有怨愤之心也。”
太清圣人见镇元子不似说假,这才轻笑道:
“如此通透,方才是我所识之镇元子道友也,道友也不必以圣人相称,依往常之称即可。”
镇元子对此也是勉强挤出个微笑道:
“既然如此,那便恕镇元子逾越,以道兄相称矣。”
二人相视一笑,随即共同向混沌中而去,镇元子并没有开口询问自己后续如何,太清对此也没有解释的意思,一时之间,竟然如此默契。
“道友且看吾这太清天如何,可还入得了道友之眼?”
太清圣人面露微笑,向镇元子展示自己所开辟之世界,二人立于混沌之中,在太清圣人的帮助下,此界在镇元子的眼中展露无余。镇元子望着眼前的世界,看其中的大陆分布,开口询问道:
“道兄所开辟之太清天,其中似是对洪荒有所参照乎?”
太清圣人对此自然是没有丝毫隐瞒,毫不在意的言道:
“自是如此,不仅仅是吾,但凡心有所想之人,对于所开辟之世界,皆有对洪荒效仿,无外乎多少矣。”
“此界陆地除去些许海岛之外,亦分为四部也,其名曰,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吾于其中也费了不少心思,倒也算得上是钟灵秀敏之地,只是如今不过才刚刚开辟不久,生灵短缺,少了人气矣。”
镇元子却没有附和此言,仔细观望之后便开口称赞道:
“此界不凡矣,较之洪荒,除大小之外,几乎无差别也,天道齐全,灵机充沛,好一胜地矣。”
镇元子之言,太清圣人自然是听在耳中,开口微微解释道:
“世界大小之事,如今尚不成定型,若不想似盘古大神一般,身化其中,以支撑天地,其如今仅可如此矣。”
“余下大小之变,还需由时间消磨,炼化混沌之气,已添其之本源,如今不过初诞,却也是日日新也。”
太清圣人自然是明白镇元子为何会有此言,毕竟世界太小,可承载不了混元道果。
他既然有心留镇元子于此界之中,以为柱石,那自然要解决镇元子的后顾之忧。
天庭那方面他既然出面,以圣人之尊,帝俊等人必然不会继续深究,这点自信太清还是有的。
但镇元子并非常人,其亦是一位有望证道之士,想要将其吸纳,那自然应当给予其证道的可能。
若不然镇元子或许会因为一时之恩德,留于此界之中,助力太清天的成长,但后续必然心生龌龊也。
阻道之仇,天下无二比矣,太清圣人是想让镇元子为他的修行添砖加瓦,而不是来寻一个仇敌的。
镇元子沉默以对,太清圣人见状,开口承诺道:
“后续太清天之中,吾不会久居于其中,只留下一分身坐镇,此界无上道果,自可留与道友也。”
“这分身之内,吾一切修行之经验绝不缺少半分,于道友之处,也当不会有半点隐瞒。”
“他日若是有违承诺,道友自可离去也,吾绝不会有半点阻拦。”
镇元子这才惊讶的看向太清圣人,犹豫片刻之后,开口询问道:
“道兄之言吾自然是信任,只是这不过一大千世界,纵然能够承载混元道果,那也再无余力供养其它大修行之士矣。”
“纵然仅是准圣,只怕也无余力供养几人,大罗金仙想必也是稀缺,只为贫道一人,却扼杀此界未来繁荣景象,如此当真值得否?”
太清圣人对此只是摇头道:
“道友着相矣,修行之道,贵精而不贵多也,有一混元道,足矣远超亿万修行之人也。”
“而且这太清天之内,吾亦无心操持,再者于仙道之上,吾对其中意有不少猜想,此地当为尝试之所也,不求未来大道之繁荣矣。”
镇元子这才反应过来,对方乃是洪荒圣人,其重心自然应在洪荒之中,可与他们这些散人不同。
见太清圣人实在诚恳,镇元子又念及其之恩德,略作思考之后,便开口答应道:
“承蒙道兄看重,镇元子又岂是那不明事理之人,往后便还请道兄多多担待,给予一容身之处也。”
太清圣人立即大喜过望道:
“善。”
二人相邀共入大清天之中,镇元子往后不复洪荒也。
天庭之中,帝俊望着手上的太清书帖,眉头微微皱起,但多番考量之后,最终还是将其毁去,并未与他人言也。
若是真如太清圣人信中所说一般,镇元子从今往后不再返回洪荒之中,那饶他一命也并非不能容忍。
而且镇元子手中的宝物,无论是地书还是他的人参果树,皆早已归于天庭之内,帝俊也绝无相还的可能。
人参果树还能以交易换取,地书却是绝无可能,其乃洪荒大地胎膜所化,自然是没有脱离洪荒之理。
“区区一个镇元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