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师团之中,12师团是常设师团,整个师团总兵力超过2.5万人。
之后是42师团,算是较强的特设师团,总兵力2.2万人。
剩下的25师团和47师团,都是比较一般的三单位特设师团,两个师团都是1.8万人的特设师团。
这四个冀西军区周边的师团,兵力加起来差不多8.4万人的样子。
再加上周边地区的一共约10万伪军部队,至少对于冀西军区来说,鬼子对其封锁是下了本钱的。
依靠着这些兵力,不说打进冀西军区,至少拖住冀西军区,不让其搞大动作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前提是,不能把部队分得太散。
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有一件事情却是没有想到。
驻守在冀西军区周边的四个师团里,25师团和42师团完全就是凑数的,他们跟八路军生意做的飞起,根本就对上级的命令嗤之以鼻,时不时的,双方还进行一些演习,以应对华北方面军的一些命令。
剩下的两个师团,47师团是完全新组建的特设师团,战斗力十分堪忧。
就光说一点,47师团的士兵平均身高,只有1.55米,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日本军方招兵标准要求:男性,首次入伍年龄为18周岁-24周岁,身高1.6米以上,符合这种条件的士兵,是为甲等兵。
也是因为这样的规定,日军在抗战爆发前,军队的平均身高是超过一米六的,甚至于,一些师团的兵员平均身高甚至能够达到1.65米。
第九师团是抗战全面爆发前,日军平均身高最高的师团级部队,达到了1.67米。
而反观当时的中国军队,北方地区部队(如晋绥军、东北军)平均身高也只有部分部队能够达到1.65米以上,南方地区部队(如川军、粤军、桂军)的平均身高甚至不足1.55米。
截止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的平均身高甚至不到1.6米,是要低于同时期的日军的。
但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的征兵标准开始下调。
截止1940年年底,根据甲等兵的标准,男性身高已经下调到了1.55米,年龄也放宽到了最大28周岁。
而据张浩所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甚至开始出现乙等兵、丙等兵、丁等兵。
乙等兵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发现兵力不足,开始进一步的征兵,但是甲等兵的数量不足了,所以再一次下调了标准,身高1.5米以上,年纪则是和甲等兵一致。
之后随着战争的进行,日军兵力进一步不足后,便是在43年年初开始招募丙等兵,年龄16岁以上的男性,身高1.45米以上就可以当兵。
等到战争的最后一年多的时候,也就是1944年下半年以后,又开始招募丁等兵,年满十四周岁,身高1.4米以上。
后期日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跟这群童子军进入作战部队有关。
从这一点上看,现如今的日军,已经开始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了。
平均身高才1.55米,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兵身高不足1.55米。
很显然,这明显不符合日军甲等兵的征兵标准。
只有可能是日军提前开启了乙等兵的招募。
如此看来,太平洋战争和日军南下,会大幅度的提前。
只不过吧,47师团虽然新组建,而且战斗力很堪忧,但驻扎在保定周边的12师团毕竟是常设师团,而且还是刚刚从东北调过来的关东军部队。
这个师团的战斗力绝对不能小觑。
只是,现如今的冀西军区,单凭一个分区的战斗力,也确实不可能对付得了12师团就是了。
而就在冀西军区和寺内勇的42师团打的如火如荼之际,同时看到了田边盛武的事情以后,25师团担心华北方面军给他们下发什么任务。
索性,便是先行和冀西军区11分区发生了交战。
一时间,冀西军区南部和东部,11分区和12分区的部队,已经先后跟日军25师团和42师团交上了火。
只是,虽然已经交上了火,但很多细节性问题,双方还远没有谈妥呢。
石门以南的元氏县,驻扎有25师团的一个大队部另外加上一个中队。
鼎香楼是元氏城内很有名的饭馆,木质的二层小楼,其特色驴肉,在元氏很有名,甚至名声传遍了整个河北乃至全国。
要说河北,很多地方的驴肉都很有名。
比如河间的驴肉火烧,大城的大城驴肉,赵县的咸驴肉。
但真要是最出名的,还得是元氏的顺路驴肉。
这鼎香楼的招牌,便是顺路驴肉。
这鼎香楼虽然是在一个赵县这座小县城之中,但其名气却是一点都不小。
其味道,在整个石门周边,那都是一绝。
此刻鼎香楼的门外,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把一头驴拴在门口的柱子上,然后走进了大堂之中。
看到来人,正在招呼客人的水根看到来人,赶紧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