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丁伟带着李大本事,带着31团和57团出发了。
31团是冀西军区的拳头部队,无论是从战绩,还是其过往的表现上看,是要比分配给11分区的32团厉害的。
之前,丁伟看到了特务团的战斗力,如今,他还想看一看作为冀西军区尖刀的31团的战斗力如何。
从过去一两年的情况看,就没有张浩不擅长打的仗。
无论是进攻战斗,还是防御战斗,亦或者伏击战,反正打到最后,都能让张浩打成歼灭战。
没办法,张浩太会寻找战机了,总能找到敌人的薄弱处实施重点打击。
但也因此,冀西军区的各部队,都没有特别擅长的战斗方式,也没有特别不擅长的战斗方式。
这和现如今八路军其他部队都不一样。
要比穿插,张浩带着部队,二十个小时走山路,穿插九十多公里的战绩,不弱于最擅长穿插的部队。
庆都山战役,冀西军区的部队,迎着鬼子的猛烈进攻发起冲锋,把鬼子分割成一块块的小部队,然后分次将其吃掉,表现出了其高超的进攻战术。
甚至于,连之前的涞灵战役之中,北水泉防御战,就31团和61团表现出来的防御作战的水平,也是绝对不逊色于现如今国内战场最擅长防御作战的部队。
而以上的几次战斗,都有31团的身影。
而从几次战役之中31团的表现看,全都是可圈可点的。
所以,此次阻击铃木支队的战斗,丁伟想要近距离的看看31团的作战,看看自己分区的几个团,和31团到底差距在哪里。
很快,部队开拔了。
31团在前,57团在后,31团收到开拔的命令后,一路急行军,不到半个小时,部队竟然直接行军接近五公里。
丁伟走到这个位置的时候,越看越觉得这个地方适合打伏击。
当即,丁伟取出地图看了一下,发现这里名为小西岭,而在西南方向,则是一个名为尖山顶的独立小山,面积同样不小。
关键的是,部队沿着小西岭沿线设伏,鬼子就算想要撤退,背后是红水河,也根本没办法跨过河流而去。
同时,可以把炮兵阵地设置在尖山顶之上,居高临下攻击,就算是丁伟没有携带山炮,利用尖山顶从高处往山下的鬼子炮击,也能弥补炮兵火力射程不足的问题。
一番计较后,丁伟叫来李大本事,告知了李大本事他的想法。
李大本事听完丁伟的叙述后,也是同意了丁伟的想法,这一战,就按照丁伟的想法来。
其中,三十一团在小西岭沿线一公里多的地界上设伏,同时,在河对岸的坪头到尖山顶这一段,则是由57团构筑阵地。
避免鬼子狗急跳墙,强行渡河,以免伤害到周边的老百姓。
此战的主攻任务,就这么交到了31团的手里。
其实,这其中也有无奈的地方。
57团经历了之前横岭截击战以后,除了牺牲的,一批伤员也都被送回了根据地,现在的57团,只有2000出头的人员。
真以为11分区以及配属的特务团还有29团是铁打的啊,五个主力团,虽然在横岭战役一战歼灭上万鬼子,但自身也是伤亡不小。
光是牺牲人员,五个主力团加起来就有差不多1600人了,再加上轻重伤员,总的战斗减员,接近五千人。
这还多亏了这上万的鬼子都是组建时间不长的部队,算不得什么精锐。
要是碰上第二师团或者第六师团,就算是能全歼鬼子,自身最少牺牲一半以上。
终归还是部队技战术水平不够,兵员身体素质不够,还需要继续加强才行。
但就算是这样,来的时候丁伟带了差不多1.5万的部队,现在还能战斗的却是只有一万人出头了。
再加上28团和29团已经先行携带物资撤离了。
这其中,28团、57团的伤亡算是比较大的,28团是丁伟自冀中军区带过来的,57团是由新一团和地方团合并组建的。
因为加入冀西军区的时间太短,缺乏有效的磨合,再加上兵员的战斗力水平和原冀西军区部队的差距较大。
这才会有这样的伤亡数字。
当然了,能以较小的代价全歼更多的鬼子,就是胜利。
这一仗丁伟能够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这也跟丁伟来到冀西军区后,加强了学习有关。
预计鬼子的部队,还有一个小时才能到,部队自然不会闲着。
一时间,洪水河两岸的山上,两个团的部队,分别开始构筑伏击阵地。
晚上七点出头,前方侦查人员回来报告,鬼子的先头部队,距离伏击阵地只有不到一公里了。
丁伟立刻让部队停下手里的工作,快速隐蔽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看到一队快速行军的日军正在赶来。
来者,正是铃木支队。
支队,在抗战时期,属于日军的一个特殊的编制。
在抗战时期,日军的常设编制从高到低,是由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