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孙说的话挺有道理,那句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明的明月必将郎照之的话,也说的慷慨激昂。
洪武大帝坚信,自己的大孙一定可以带着大明迈步走向盛世,然而,要想使得大明步入盛世,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且不说百姓如今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连大明北方,西方亦有元廷余孽在卧榻之侧逍遥自在,内部还有白莲教余孽兴风作浪,亦有些许贪官污吏腐蚀着官场。
整个朝堂内已有浙党,淮西党等争夺权利。
想要把控天下全局,下好这盘棋,需要的不仅仅是强硬的手段,还需要那么一点点智慧。
太子以前性子有些温和,自己总担心他镇不住那些骄纵的武将,或者是容易被文臣的建议左右自己的想法。
经过这么多事情,太子也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了,尽管还会时不时的劝解自己,但太子已有了他自己的想法,并且不受别人的蛊惑了。
这其实都是好的表现,而太子的这些改变,大多也是因为皇孙的提醒。
说实话,自打大孙康复以来,虽然经历了好几次的暗杀,但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只要大孙一直健康成长,那么将来大明在太子、大孙的治理下,一定会呈现出比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加繁华的盛世吧。
只是,有生之年,自己能亲眼见证到这一幕吗?
自己能亲眼见证到大明的疆域比之成吉思汗时期更加广阔吗?
自己能亲眼见证到大明成为这天下最为强盛的国家吗?
就在洪武大帝陷入深思的时候,朱标,刘伯温,宋濂迈步而入。
瞧着洪武大帝颇有兴致的站在窗前欣赏着风景,宋濂轻声说道:“圣上起这么早看风景?”
洪武大帝微微一笑说道:“年纪大了,觉就不多了。”
刘伯温问道:“圣上应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洪武大帝轻轻点头说道:“咱大孙说了,只要把赋税和劳役制度改革推行至天下,那么百姓的生活自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刘伯温说道:“如此也行,但圣上要防备部分官吏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
宋濂说道:“伯温言之有理,有些地方官吏,压根就不遵从朝廷的指令,或者只是象征性的颁布下去,却不执行,到头来祸害的依旧是百姓。”
朱元璋轻轻点头看着朱标问道:“你觉得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朱标闻言说道:“朝廷可派人担任清差,去调查劳役和赋税制度的落实情况。”
刘伯温说道:“如此尚可,但派清差前去调查,分为两步,一步明着调查,一步暗中调查,最终就能调查清楚,各地赋税和劳役制度的落实情况到底如何。”
洪武大帝看着宋濂与刘伯温说道:“朝中那些人没几个让咱放心的,不如两位出去走走看看如何?”
宋濂一愣,脱口问道:“圣上这是准备让臣担任清差?”
洪武大帝笑道:“可不仅仅是你,还有伯温也去,你们两人一南一北,给咱调查清楚天下各地关于这两种制度到底落实的如何。”
朱标说道:“估计要去调查,也要等一个月以后了,毕竟咱们返回京师以后,才下旨天下各地执行赋税和劳役制度。”
洪武大帝点头说道:“如此,咱们今日就出发返京吧,要尽快把这两种制度颁布下去。”
朱雄英是被朴狗儿惊醒的,得知爷爷要返回京师,朱雄英急忙起身相送。
渡口处,洪武大帝看着朱雄英说道:“驿站的事情,事关重大,你既然决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赚钱不赚钱的咱无所谓,只要朝廷不在赔钱就行了。”
朱雄英笑道:“爷爷放心,驿站以后会源源不断的给朝廷提供赋税,孙儿向您保证。”
洪武大帝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说道:“那咱拭目以待了。”
洪武大帝来的快,去的急,朱雄英也不在耽搁,告别杨荣以后,起身向着扬州而去。
细化,是某项制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驿站同样如此。
很多人对驿站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一个骑马的人上,奔袭千里。
认为驿站嘛,不就是一个人骑着马奔跑过来,到了一个挂着“驿”字幌子的小院里,换一匹马接着跑么。
其实这是错觉,可以说,明代驿站从来不是这样的。
唐朝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或许存在,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然而对于明代来说,这是不成立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代的驿站是细化的,不同速度、不同需求,走的驿站体系不同。
明代驿站大致分为三类、四种。
三类,也就是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四种,水马驿又可细分为水驿和马驿。
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来,水马驿分为两种,水驿、马驿。
这既是对驿站的细化,也是对驿站的简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细化,是指按交通工具的不同,把驿站分为水驿和马驿这么两种形式,水驿基本是沿长江、运河、富春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分布,基本以江南为主,而马驿则是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