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嘉之乱以来,衣冠南渡,中原的百姓、士人、官吏、皇族、皇帝一股脑地跑到了长江以南,自此北方陷入长久的战乱不说,百姓的生产生活都陷入了一种极其低迷的状态。
虽然至如今的大乾,北方已经历经两朝的休养生息,民族融合,但也只是人口的逐渐恢复,但是经济依然非常困难。
江南的豪族确实富有,但一直难以打开北方的市场,大量的生产资源被浪费。
直到叶渡的叶氏商行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叶氏商行对于原材料的渴望,要是能够吃下以叶氏商行为代表的纺织业的订单。
他们这些来自南方的大商人,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顺带进一步打开南方市场。
他们心里很清楚,论生产麻丝,北方的土地是如何都赶不上江南的。
为此,这些江南的豪商,有一个算一个,对叶渡一通吹捧。
杨长史这边儿刚说完,沧州要修缮仓库,升级沧州的基础设施,这边儿还处于一个极其原始且粗糙的构想而已。
这些江南的豪商立刻就开始公开表示,修缮运河也好,修建仓库也罢,他们愿意捐资。
另外他们还要将作坊开到沧州来,在当地加工生丝、麻丝。
倘若真的能大口吃掉叶氏商行,以及叶氏商行繁衍出来作坊的订单,这些作坊对他们来说,只会是增加交易的便利性。
当然,朝廷也能跟着收取更多的赋税。
不过与这些江南的豪商、世家子而言,也不算是负担,前期的投入不算多,大不了跑路便是。
不过
这些江南豪商的话,倒是提醒了叶渡。
大批的商人,跑到沧州来,携手推广纺织业的发展。
对于沧州的经济发展,本地百姓的就业,绝对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利好。
河北一带,相比关中来说,终究是太贫穷了。
但就基本条件而言,根本就不比关中差,要知道河北道旁边儿,还守着河南道,也就是齐鲁大地呢?
双方一旦联动起来,还能进一步开拓辽东。
此外还有种粮的河南,挖煤的山西,山河四省几个兄弟联动起来,绝对十分恐怖。
而置身其中的叶氏商行,以及叶氏商行所能辐射到的百姓,也绝对可以跟着享福。
最直白的来说,大量的作坊涌入沧州之后。
自己的作坊需要什么,就可以让周围的作坊跟着生产什么,节省不少物流时间和运输成本。
最主要的是带动就业,让穷苦百姓手头有钱,可以吃到饭。
叶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觉得,灾年哪怕是地里不长粮食,但是大家可以捕捉河里的鱼,山里的兽,天上的鸟。
但随着旱灾的逐渐严重,叶渡敏锐的发现一个非常恐怖的问题。
那就是,随着河流的干涸,鱼已经没有了,鸟而变少了。
甚至山林里的野兽也在逐步变少,六龙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需要靠人工养殖。
而指望朝廷赈灾也不现实,因为朝廷赈灾,自古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秦汉时期的赈灾模式,朝廷开仓给百姓借粮,又开放王室禁苑让有功有爵百姓进入采摘度灾。无功百姓不救济,只借粮,还加收利息还粮。
秦法认为国民有交税的义务,灾年受国恩,就当借多少还多少,否则灾民们都会变成疲民,不再劳动而是等着朝廷救济,百姓认为朝廷救济理所当然,就不再劳动,坐等朝廷救济。
在这种模式下,在灾荒之年,死伤的百姓最少,而朝廷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但却遇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对手,儒家。儒家批判秦汉时期的救灾政策,认为朝廷暴虐,粮食应该免费分给灾民,不需要还,更不能收利息。
这种政策在当下大行其道,诸位以为是儒家仁善吗?
然也!
因为这种赈灾方式有油水捞,饿死的灾民也是最多的。
因为不用还,官吏便有了中饱私囊的可能,下拨的粮食被各级官吏高价出售,极少一部分做成清汤给灾民吃。
朝廷也很难追究粮食去哪里了,因为官员会说给灾民吃了。
如今钱象山遇到的困境便是如此了,赈灾粮食很难找回。
救济灾民本是辛苦劳累的事,最终却成了官员们的肥差,谁去救济灾民,谁就能名利双收,苦了的只是百姓!
为何人们总是将天灾人祸联系在一起?
因为天灾的结果就是会消除过多的人口,人祸就是助纣为虐,用人的生命,天灾中大赚一笔横财。
叶渡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开始积极自救,想尽一切办法赚取钱财,同时富裕百姓。
只要大家有钱了,自然可以买到受难轻一些,或者没有受灾区域的粮食。
叶渡心里琢磨着,自己未来继续深入的行业。
不过这时,苏灿急匆匆的走到叶渡身边儿,轻声在叶渡耳边低声道,“探子传来消息,刚才沈家家主沈峤年病倒了,沈家的权利移交到二房和三房。”
叶渡忍不住发笑,扭头看去苏灿的表情也很是快活。
“咱们沧州各方面都要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