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连锁反应的作用下,将会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改变,有时甚至会对整个世界的局势和发展,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因为这世界上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从某方面来说都是一体性的存在,彼此之间有着各式各样的关联性。 若要讲得直白一点儿的,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会导致不同事件发展的顺序有显著差异。 其常见延伸的看法是: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连锁反应。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相传,牛顿之所以会发现并证实万有引力的存在,便是因为他有一天坐在苹果树下思考,却被掉落的苹果砸到,从而让牛顿思考起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的问题。 经过不断地研究,牛顿不仅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推导出所谓的牛顿三大定律,为后世的现代力学奠定根基。 (后来虽有人指出,这一则故事其实是伏尔泰杜撰的,可因其提出的证据,不足以坐实这项推论,只能说这一则有较大的可能是杜撰的。 所以,木鱼才会把这一则故事拿出来用,但为免日后又有新的证据提出,从而发生翻车事故,故在前面加了【相传】二字。狗头保命.jp) 苹果从苹果树上掉下来,在很多人眼中是很正常,然后很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可当它落在牛顿的头上,从而衍生出来的连锁反应,却对后世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如此,大汉帝国与鲜卑之间的战事亦然。 主战场的攻守易势,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和连与卢植之间的作战。 士气这玩意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且能左右战场形势的东西。 在覆灭南匈奴之初,和连率领的鲜卑军可谓士气如虹,隐隐有股鬼神辟易的气势存在。 饶是卢植的战场指挥能力高超,率领的又是三河五校这样的大汉帝国禁卫军,并拥有城防上的优势,在交战之初还是被鲜卑军给压制得够呛。 可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卢植固若金汤的防守,就像迎头倒下的冰水,淋得鲜卑军火气全无,士气一削再削,进攻的力度也是一减再减,让卢植应对得益发轻松。 随着三角地带失守,一名鲜卑单于战死的消息传开,更是雪上加霜,若非和连麾下的鲜卑军,不是禁卫级单位就是精锐级单位,只要没有濒临绝境,士气再低也有个限度,只怕鲜卑军现在已经士气崩溃,没剩多少战力了。 不得不说,和连的性格等方面虽有不少的缺陷,可其无论是实力也好,军事素养也罢,都相当不错。 如若不然,和连怎么有可能坐得稳鲜卑大单于的位置,并在大汉帝国的眼皮子底下蹦跶这么长的时间? 在发现鲜卑军的士气低迷之际,和连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决断,让鲜卑军后撤百里的距离扎营。 重点是,鲜卑军在完成扎营的动作以后,和连并没有让鲜卑军进行修整,而是在留下部分人马故布阵以后,让大部队化整为零地分散开来。 和连会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知道卢植绝对会趁鲜卑军士气低迷的当下出击,尽可能地对他们进行杀伤。 在做出这一点预判以后,和连就想用金蝉脱壳的方式,先留下一个假营地当靶子,然后利用漠南的环境特性来隐藏其存在,等卢植出城来犯之际,再来一个化零为整,以运动战的方式对其进行围杀。 一旦和连的计策获得成功,就算没有办法对卢植造成重创,也能借此提振鲜卑军的士气,摆脱主战场失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是和连算计得虽好,却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在卢植的眼中。 沐云透过帝望网络看着对此一无所知的和连,不禁直摇头道:〝傻孩子,你以为你面对的是谁?人家可是汉末三杰之一的卢植啊!就你那三脚猫的谋略也要跟人家玩?醒醒点儿好吗?〞 〝早在主战场那边发生变故之前,人家就已经在你身边布置好了天罗地网,你在发现情况不对以后,不赶紧撤退就算了,还想着反打一波?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前文曾提过,和连在拿下南匈奴祖地以后,一路撵着南匈奴残部来到漠南地区,原是打算以其作为炮灰,冲击大汉帝国的防线,不料南匈奴残部为报复他们,竟选择对征西将军沐云投降,令其谋划落空。 虽因局势所限,在鲜卑没有主动招惹的情况下,征西将军沐云不方便派兵驰援大汉帝国,参与大汉帝国与鲜卑之间的战争,可为了安抚投降的南匈奴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