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都缺这缺那,不说别的,就拿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来说,比如布料、肥皂,甚至是盐,都是配给的,每家每月只能分到那么一点点。
秦满银家里布票不够,一家子人,去年一整个冬天都是穿着破旧的衣服,补丁上加补丁,外面怎么看都觉得寒酸。
至于食品,更是一言难尽。这时候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肉类更是奢侈品。
一家人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带肉的饭菜,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粮食供应方面,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通过粮票在定量供应站领取各类粮食,包括稀有的白面和大米。
据这时候的标准,城市户口每人每月可以领取约15斤粮食,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相比之下,农村尽管自己种粮,但因为需要上交国家和集体留成,真正到手的并不多。
就比如说老秦,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扣除必须上交的部分后,平均每人每月能分到的粮食大概也就是10-12斤,而且大部分是玉米和地瓜,白面和大米几乎是奢侈品。
三年干旱时期,粮食收成不好。那会全村的人都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省着点吃。秦家就把平时能吃两顿的饭量减到了一顿半。而城里呢?
虽说他们也受影响,但至少每个月还有那么几十斤粮票在手,饿不着。
这还不算,农村里的粮食分配还得看工分。你一年到头干得多,分得就多;干得少,分得就少。老人和孩子,因为干不了活,分得就更少。
那会儿,老百姓们为了多分点粮食,所有人几乎天不亮就出门干活,晚上星星都挂半天了才回来。那种日子,想想都觉得心酸。
而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农民的真实写照。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东西都得找人走后门才能搞到。
而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时候,城市工厂的招聘广告几乎都明确标注“非农业户口优先”,或者干脆就是“仅限非农业户口”。
城市的一些大工厂,比如钢铁厂、机械厂,每年的招聘名额极为有限,竞争激烈。
农业户口的青年,即便成绩优异,也很难有机会。
老秦家的一个亲戚,就参加了今年一个工厂的招工考试,结果考了全场第二,但最终因为是农业户口而失去了这个宝贵的工作机会。
而那个工厂那今年只招了不到100人,参加考试的却有上千人,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
农村的孩子生来就像被贴了个标签:“农业户口”,这就意味着,很多路对他们来说都是堵着的。
想进城里的工厂当个工人?
别想了,那是非农户口的人的机会。想往上爬,做个干部?更是遥不可及。这时候给农民留的唯一条出路,可能就是当兵提干。
而且,如果运气好,能提干成为军官,那就真正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能给家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普通人就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打转。
所以啊,面对这天大的机会,秦淮河能不眼红?这事搁谁身上谁眼红,兄弟因此翻脸成仇,朋友恩断义绝也不是没有可能。
…………
“是啊,闫老师,我家淮茹还有亲哥哥在,这怎么能由她堂妹来接班呢?”
“问您一下,这是谁的主意?”
秦满囤的脸色也是阴沉不已,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是多么好的一机会,若是交予侄女,怎及得上给予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得更为妥当?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的肉,烂在自家的碗里,那才是最为香甜的。
他心有千般不愿,知道现实的残酷与无奈,亲情在利益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闫埠贵对于眼下的局势,内心早已有了充分的预判,他深知秦家那边绝不会风平浪静,定会有诸多波折。
面对秦满江那咄咄逼人的质问,他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显得淡定异常,先是悠然自得地端起手边的白开水,轻轻抿了一口,随后才缓缓开口道:“这其实,就是贾家嫂子的意思。”
“至于,谈及她为何选定秦京茹作为接班人,而非秦淮茹的亲兄长秦淮茹河,这背后实则蕴含了深层的考量。
这谁要接班,也不是简单的事,它要求接班人不仅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还需真心实意地承担起贾家上下老小的生活重担。
为什么是秦京茹,因为她正值青春年华,还未满十八岁,也不急于结婚成家立业。
选择她,意味着在悉心照料贾家的同时,也不会耽误了未来的人生,几年的光阴对她而言,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中一段短暂的经历罢了,绝不会成为束缚她的枷锁。
反观秦淮茹河,情况则大相径庭。他身为男子,且已成家立业,肩上自有家庭的重担需承担。
试想啊,若由他来接手这份职责,不仅可能因琐缠身而难以兼顾自家与贾家,更可能因性别与身份的差异,在细致入微的家庭照料上显得力不从心。
再者,这频繁穿梭于两个家庭之间,对于他这样一位有家室的人来说,无疑会增添诸多不便与困扰。
因此,综合考虑之下,我们做出了让秦京茹姑娘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