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府正厅。
赵挽华坐于中央,姜成坐于她身侧,厅末站着的全是姜家子弟。
之前在大门口迎接,这些小辈没敢抬头。
去了姜逸尘狭小的院子,也没能好好打量这位长公主。
此刻这般面对面站着,姜家的年轻一辈终于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一个外貌青涩,个头矮小的少年悄咪咪地问:“阿姐,听说长公主即将创立科举,分文武试,连寻常百姓都有致仕的机会,你到时候要不要去试试?”
“自然要试!长公主乃当世巾帼,我自然要追随之!”年长一些的黄衣女子抬高了下巴。
“那我也要!”少年说。
“你?”黄衣女子不屑道,“你怎么追随?就你这文不成武不就的样子…谁要你!”
少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跺脚,“我我”支吾了半天,最后灵机一动道:“我长得好看,我可以给长公主当夫婿!”
门外忽而吹进一阵凉风,让两姐弟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奇怪,怎地突然感觉后背发凉,就像有人在背后吹凉气一般!
“咳咳!”
武毅一脚踏进门,捏拳放在嘴边轻咳了两声。
姐弟俩瞬间闭嘴站好,齐声恭敬道:“太师。”
武毅斜着眼睛瞟着云眷舒不显山不露水的表情。
他“嘿”了一声,刚刚这人可不是这样的。
刚刚紧盯着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背影,目光都要将人家背后的空气凝结成冰了。
武毅作似训斥道:“小孩儿,别胡说八道,容易断腿,你哥还躺着呢。”
少年捣蒜似的点着头。
然后瞄了一眼武毅身旁之人,这个人明明长得这般温润君子,为何格外的吓人啊?
少年往姐姐身后躲了躲,悻悻道:“我…我不说了。”
云眷舒周身的冷寒这才收敛了几分。
姜家家主已经望向了门口,看见二人进来,招呼着道:“太师和摄政王来了,快请上座。”
“那是…云遥的摄政王?”少年从黄衣女子身后伸出个脑袋来张望,忍不住惊呼,“为什么带着犯人链…”
姜家家主闻言,一脸严肃地瞪了少年一眼。
黄衣女子赶紧捂住自家小弟的嘴。
姜家家主自然不会像小辈这般没见识:摄政王带拷上朝的事,渭城但凡有头有脸的掌家人都知道。
事关上位者,不该知道的东西,不问。
姜家家主离了座,走过去为坐下的二人亲自斟茶,微笑道:“两位请喝茶。姜家小辈,不如其他世家有见识,两位莫介意。”
云眷舒第一个开口:“姜家主过谦了。姜家虽已不掌军权、不问朝政,但朝堂之上、乡野之间,但凡有读书人,三个里面,就有一个受过姜府的恩泽。姜府,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如今世道,书卷金贵,并不流通于世,多藏于显贵人家。
寒门学子若想读书习字,则必须拜于世家门下,才可得到书卷相习。
又因推崇举荐制,若是想为官一方,必须由世家贵族举荐才得以有被聘用的可能。
此等风气下,世家大族自家人培养一个都会耗费不少心血气力,又哪能管的到别人家的孩子。
因而,寒门子弟的致仕之路可谓雪上加霜,难于登天。
但姜家不同。
几代的掌家人就爱资助别人家的学子。
无怨亦无偿。
这也引得不少世家贵族不满,为此受了不少气不说,家族门楣也逐渐没落,仿佛夕阳余晖,变得黯淡无光。
姜家家主抱拳一揖到底。
“桃李满天下,姜某实不敢当。家祖曾有训言:万般皆下平,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之兴旺,比一族荣衰更重要。长辈的孜孜教导我等不敢忘。”
赵挽华敲着手心,道:“姜家主,刚刚我们说到明年春天将开科举。此次本公主前来,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诚邀您做这一届的主考官,出任太常一职。”
原本的太常是个腐朽的,早就被赵挽华踢下了桌。
三公九卿制,如今也被赵挽华暂时改成了一公九卿。
等变法结束,公卿皆不存。
这是她首次在一国推行良法,因而眼前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选拔。
姜家家主问:“敢问长公主,寒门子弟亦可参与,是真的吗?”
“自然。”赵挽华说道,“此次科举,将覆盖云遥、武周,月辽、还有羌海,具体事宜我会派人与您共商。”
姜家家主站了起来,又是一鞠到底。
“我为天下寒门学子,谢长公主大恩!”
赵挽华坦然受了他这一礼。
正想最后客套两句告辞,便听门口传来喧闹的声音。
“姜家老头,给本公子滚出来!”
一青年男子携带众家仆长驱直入,脸上傲慢一览无余。
“你是何人…”姜家人几步下了阶梯,迎向来人。
而赵挽华并未出去,甚至还找了位置重新坐下。
若是姜家连处理一个京兆尹府家的公子的能力都没有,以后面对天下高门贵族,又能如何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