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正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利落地离开了。
人走了之后,卫厌箴还在回味那个奇怪的眼神。
这个连燕京都没出过几次的小丫头,对自己一副包容又宠溺的眼神?
着实让人不爽……
也让他起了心思,去探究。
忠义伯府什么样的日子,养出了这般有趣的性子。
不管卫厌箴如何想,暗卫到了元清正手里,元清正才有了自己可以用的人。
潇湘馆的信誉,完全不用担心,令牌归了自己,认的就是自己这个主子。
元清正要这些人,可不是拿来摆着好看的,对于自己今后的行动,有着莫大的帮助。
但是元清正的计划是赶不上变化了,因为卫厌箴已经回京,这意味着,爹娘也近了。
元清正有些睡不着,夜里在庄子上翻来覆去,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再看见爹娘了。
久到她以为,那般好的爹娘,不过是一场梦。
那些冰冷的时日里,自己靠着一口气,为四房复仇,就是因为相处不多时却无比疼爱自己的爹娘,被他们效忠一辈子的皇室害死。
那种怨恨,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元清正。
记忆里说话都不敢大声的爹娘,面容早已模糊,唯有温柔又充满骄傲的眼神,久久忘不掉。
那时候,爹娘多年守疆归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儿受苦了。”
包含无尽的遗憾和愧疚,带着激动和满腔疼惜。
对于元清正来说,这注定是个不眠夜。
忠义伯府是怎么都没想到,会有接到圣旨的这一刻。
满面谄媚的太监捧着圣旨,一口一个忠义侯养了个好儿子,便在元家所有人疑惑的眼神中,宣读了老太君获封诰命的圣旨。
老秦氏还在云里雾里,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让王嬷嬷递上沉甸甸的银袋后,问出了答案。
太监满面喜色,连连恭贺:“老太君,您生了个好儿子啊!府上四爷在北疆守疆之时,骁勇善战,劳苦功高,近日与敌国一战,用计大退敌兵,夺回了失地留东关,舍命救了咱们皇后娘娘的三皇子,皇上念其忠心,又是忠义侯之后,论功行赏封了超品镇北大将军,赐将军府,今早如今已经快马回京,在宫里述职了!很快就回府与各位团聚!”
老秦氏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一品诰命,是不看好的小儿子带来的,心里复杂酸涩,面上却与有荣焉,将那笑容挂上后谦虚着:“犬子为国尽忠,本就是应该的,天家恩赐,仁慈宽厚,元府上下,谢主隆恩。”
元洪德怎么都没想到,这个顽固得像个老头子一样正直的弟弟,会在军中混出名头,还是超品的镇北大将军,那可是二十万的兵权,实打实的权利。
忠义伯府,是上三者超品,品级在所有官职之上,却没有实权,这就是为什么,胡氏会愿意把目光放到齐侍郎这种正三品的人家。
空有品级的爵位,没有权利抓在手里也是花架子罢了。
镇北大将军,品级位同公爵,实权却远超公爵,地方军二十万,便是王爷,都得客客气气的。
元应菁着实没想到,元清正的百夫长爹爹,还能挣个将军回来,而且是救了皇子,深受皇家信任,那一刻铺天盖地的嫉妒和怨恨,几乎吞噬了她的理智。
看不起十年的堂妹,一朝翻身,成了大将军独女,比起自己这个伯爵嫡女,也不差半分,让她心里如何平衡。
燕京闺秀众多,世家贵族都有族谱画像,亲缘谱,太监自不会不认识元清正,扫了一遍元家跪着的人,还有些疑惑,便开口问道:“怎得没见到大将军的女儿,府上的堂小姐?听闻堂小姐体弱,皇后娘娘还问起,爹娘不在身边,可能是思虑忧身,要指了太医来好好调理呢!”
老秦氏心下一凉,元应菁甚至冷汗都吓出来了,元清正还关在庄子上,用的是煞星的名头,不管怎么说,人是到庄子上吃苦的,那穷乡僻壤如何和京城比。
忠义伯元洪德心里尴尬,也是着急,这弟弟别管什么官职,就是个宠女儿的,不然不会每年那么多到手的军饷银钱往家里拿,如今封了大将军,知道元府薄待了他女儿,还不得马上提刀就过来将他们砍了!
还不等几人想出什么措辞,那个浑厚的声音已经落入了元府全家人的耳中。
“母亲!大哥!二哥!我回来了!魁魁人呢!”魁魁是元振夫妇给女儿起的乳名。
元振骑着汗血宝马,带着英气逼人的妻子,已经满脸激动地跑马赶了回来,身后跟着一大队兵马,额头上还挂着汗,风尘仆仆。
边疆苦寒无比,风沙凶猛,将原本继承了忠义侯好样貌的元振,磋磨得有了几分糙汉的憔悴,只是沙场点兵的嗜血生活,磨练出了他的孔武有力和豪迈魁梧,那笑容在久久没有找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以后,慢慢垮了下去。
元振以为女儿是病了,才没能出府一同迎接圣旨,那一群人里,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女儿。
即使跟女儿十年没有见了,但是每一年,元振都有让亲信回府,将当年的画像带到北疆,给他们夫妻一解思女之苦。
这亭亭玉立的一群女孩中,都是十几岁的模样,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