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虽然打定了主意想着要嫁谢宴周,却也知道现在不是时机。现在找时间凑上去,反倒惹人厌烦。
而且……,玉珠低头瞧了瞧自己一马平川的前头,现在还是小姑娘模样呢!想招人也得长开了再说。
如果她没记错,谢宴周和表哥他们这次从书院回来以后,便会立刻出发去西北,两年后回来。
回来后按往常一样还是在松山书院读书。
李珣却是四年后回来的,他回来时西北战事一触即发,镇北侯手握兵权,官家不太放心,便让他的独子回京。
到那时,恰巧朝中一位大儒告老还乡,定国公府便花了重金给表哥们请这位大儒前来教学,老太太还发话说侯府的年轻一辈都可以去上课。
上一世侯府人少,便只有三位表哥,还有李珣以及大夫人的侄女去了。
玉珠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接近谢宴周,所以这一世她也准备要去上课。
只不过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央求姨母给她请个女先生,不然她自己到时只识得几个字,想去也说不过去。
人家可是大儒,杀鸡焉用牛刀,她自己也没这个脸。
玉珠家是江南传统的商户人家,规矩少,也不会专门找人教女子读书。就是学学算术用以成婚后管家算账,另外再教一些浅显易懂的,大概能看懂书信就行。
再说旁的,那可以算是一概不知。
这也是为何上一世玉珠看话本都有些难度的原因,当今的话本,大多咬文嚼字,遣词造句也是异常繁缛。她很多字不认识,自然有些句子也无法理解。
过了大半个月,玉珠也大概摸清楚,侯府和上一世的情况基本无二,看来重生的确实只有自己。
正值用过午饭,徐氏便带着玉珠和玉珠表姐一起聊聊趣事。
女子在家中也是苦闷,像国公府这种人家,更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得有人家下帖子才会出去走一走,所以徐氏倒喜欢和自家女儿还有外甥女多说说话。
玉珠便借着闲话家常的功夫和徐氏说起此事。徐氏见玉珠有这份心,心中倒是有些赞许。
她和玉珠母亲,从小便不爱读书。她喜欢绣花,妹妹喜欢算账。好在自家是商户人家,这样的喜好刚刚好,到时嫁与商户也是会掌家就行。
可是嫁入侯府后,她这就有些不够看了,侯府往来的人都是些知书达礼的女子,她这一比较,就显得有些俗。
加上她是商户出身且外貌有些不够端庄,两项相加便是俗上加俗。
不过再怎么样她成婚了,又生了一儿一女,这辈子也算定性了。再去让她读书强行附庸风雅,既强人所难还恐遭人耻笑。
好在她自个的女儿楚玉,倒是挺爱读书的,她估摸着是遗传了谢家。没成想,自家外甥女也愿意找夫子读书。
她在心中琢磨了一圈,如今玉珠过来了,往后也不可能再去昌州婚嫁,而京城这边尚文风,有些学识的女子在婚嫁之事上确实更好一些。
想明白这个,她暗自怪自己不够关心玉珠, 连这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自己反倒没注意。
玉珠眼瞅着过个三四年便要相看了,样貌也是和她有些相似,是京城人家普遍不喜欢的模样。如果家世不好还没有点自身优势,那到时候选人家可就有些麻烦。
这时徐氏想起来,原先她也让谢六爷找了一位专门教楚玉的女先生。只是现在楚玉眼看着要成婚,所以从去年年末,便没上课了。
或许可以将那女先生再请过来。
一旁的楚玉是适时的说道。“娘亲,虽说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成婚后,女子需要掌家,不识字怎么可行,到时还被底下的婆子糊弄过去了。”
玉珠眼含感激的朝自家表姐点了点头。
徐氏听后,拍拍玉珠的手,又笑着说道。“你表姐说得对,而且婚后有些学识跟夫君还能多说说话,姨母看看,有合适的女夫子就将人请过来。”
“谢谢姨母。”
玉珠也不客气,只笑盈盈的靠在徐氏的肩膀,语气亲昵的说道。
楚玉的目光看向玉珠,她倒是没想到,新来的表妹不止长得好性子也是极为不错的。
有什么需求就会大大方方说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那样她反倒不喜欢。
而且极会撒娇,不是那种刻意的装痴卖傻,只让人感觉贴心,看着喜欢却不觉得腻味。
她跟自家哥哥一样,自小便学不来这些小女儿娇态,表妹来了,反倒让她有种长见识的感觉。原来和自己母亲之间,还可以这样亲密。
楚玉忽然觉着,或许她也可以学学这位表妹。毕竟父母疼爱子女天经地义,她们的爱甚至不需要你回馈。
可是成家换了角色那便不一样了,与你相伴几十年的夫君说起来也只在婚前见过几次,说了解也只了解个大概。
如果想与那人长久在一起,并且生儿育女,还是夫妻间多一分亲密比较重要。
玉珠不知道,自己因着一些个亲昵点的动作,反倒让自家表姐对婚事多了几分感悟,更是婚后出现问题后多了一份思考。
而不是仅仅如大部分一样,盲目的追求相敬如宾即可,所有的苦楚都往肚子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