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三个半圣人"的说法,三个圣人指的是孔子、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则入列半个圣人,后世还推崇他是"千古第一完人"。
算不上天资聪慧,还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湖南人曾国藩,何以得到这些至高称号呢?
一、曾国藩是杰出的政治家,晚清的守护神,位列"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1811年出生于湖南娄底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曾国藩,字伯涵,据考,系曾子七十四孙。
小时候的曾国藩并不出众,不算天资聪慧之人。但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吃得苦中苦,是千古人杰中"笨鸟先飞"的光辉典范。
"勤能补拙"下,曾国藩8岁时,即对"四书五经"熟稔于心;14岁时,就能通读《周礼》、《史记》等古典读物。可以说,凭着苦学,年少时的曾国藩便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远远超过同时代的青年才俊及自诩聪明的所谓"天纵英才"们。
曾国藩在27岁时,游刃有余地参加道光十八年军机大臣穆彰阿主持的科举考试,圆满高中进士,由此步入晚清悲壮的政坛。
入仕后,曾国藩先后在翰林院、文渊阁、詹事府任职,因爱岗敬业,从没有出过差错,于道光二十七年,37岁时,平稳晋升为内阁学士。之后运气与实力爆棚,顺利地青云直上,累迁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待郎、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务。
曾国藩在宝贵的年华历经多岗锻炼后,稳扎稳打地成长为晚清复合型全能人才,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大显光芒。
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义,声势浩大,迅速席卷半个中国,腐朽的清朝八旗军、绿营军不堪一击。
无奈之下,咸丰皇帝只好命令地方组建团练遏制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时期,正值不惑之年的曾国藩因母亲过逝,辞去了吏部左侍郎的职务,正"丁忧"在家。闻迅势如破竹的太平军已让朝廷岌岌可危,便临危受命,在湖南组建"湘勇",急训练兵,并着手筹建"水师"。
这支地方团练在曾国藩"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治军下,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就发展为5千人以上守纪律、有战斗力的部队,时称"湘军"。
曾国藩依靠这支部队追剿太平天国运动,击杀捻军,从而力挽狂澜,成为晚清的守护神,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救世英雄"。
在咸丰皇帝期间,曾国藩被提任为两江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在同治皇帝期间,历任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等正一品职务,授一等毅勇侯爵,赏戴双眼花翎。
曾国藩身居高位后,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尤如"定海神针",更加倾其所能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了毕生心血:
他主办洋务,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送走第一批留学生,打开了中国近代代建设的大门。
面对晩清腐败衰落的局面,以杰出政治家大无畏的勇气迎难而上,实施了一系列革新:
整肃吏治,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员;强调"民生多艰",当"以重农为第一要务";主张"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为官不可自傲,当"修身律己,以忠谋政";倡导廉政之风,施行仁政,发展国民经济;不盲目排外,认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曾国藩的这些政治主张,对病入膏肓的晚清而言,就像打了一针强心针,起到了延缓晚清死亡的一时之效。
1872年,曾国藩为晚清滴尽最后一滴血,病逝于南京,被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卒年62岁。
二、曾国藩是有名的军事战略家
曾国藩在风雨飘摇的晚清,临危受命,着手创立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地方武装"湘军",有力助推了近代军事的发展和进步。
曾国藩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忠君卫道是第一位的。他注重精神教育,力主用"仁礼忠信"陶冶官兵,维系军心,强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认为"用兵必先自治,而后制敌。"
其次,在选将上,坚持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标准。曾国藩把"德"放在首位,提出为将者,须"忠义血性",且应从优秀的儒生士子中筛选。
在这条标准的把控下,曾国藩的"湘军"将领,儒生出身的,多达上百人,比例高达58%。
第三,在募兵上,曾国藩改革了晚清的世兵制,主张在朴实壮健的乡农中招募兵员,招募时,兵勇须取具保结,造册备查。"凡无保者,概不招募。"此举,实际上是继承了戚继光的募兵思想,保障了兵员的质量。
第四,改变了绿营编制,以"将必亲选、兵必自找、层层节制"的原则组建绿营,以营为作战单元,营以下逐层设哨、队(船)、棚,各营直属曾国藩管辖,清除原军队中"兵与兵不相知,兵与将不相习"的问题,主张"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此举,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开创了军事史上"兵为将有"的先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