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众人觉得十分可行,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曾经进入过密林的林天羽和康安却赶紧否定这一提议,同时解释道:
“我俩曾经去过密林,里面树木既多又密,地形亦十分复杂,若是没有熟悉道路之人引领,很容易迷路。
“我俩回营时,要不是有蛙跳族族长指路,恐怕早已被困在林中。”
众人都知道两人十分擅长侦查,若是他俩都容易迷路,那恐怕密林中确实不太好走。
而且此时天色渐黑,到了晚上,森林里恐怕更不易行走,容易迷路。
因此,众人觉得这个提议有些不妥,将其否定。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才能解决此事时,朱慈煊突然灵光一现道:
“你们快去砍些较直的树枝,每八尺为一截,同时再找些布匹,将其裁成六尺长,四尺宽。”
听到皇上突然说这些话,众人有些懵。
但时间紧迫,朱慈煊也来不及解释,便让他们先去做。
众人得令后,便赶紧去砍伐树枝,寻找布匹去了。
岛上树木众多,树棍自然十分容易砍伐到。
明军之前在缅甸征缴物资无数,布匹亦不缺乏。
因此,明军寻找起这两样东西,并不困难。
趁其他人寻找木棍、布匹时,朱慈煊找来些裁缝类的工匠,打算靠他们制作些担架。
等到工匠到来后,树枝和布匹也被带了过来。
他找来纸笔,将担架的模样画了出来,告诉工匠们担架的原理和作用。
然后让工匠依照图中的模样,将布匹缝在两根木棍上,制作担架。
这时,有工匠好奇道:“布匹不一定能支撑一个人的重量。”
听到这话,朱慈煊才想起此时科技不发达,布匹韧性不足,确实不一定能支撑一个人的重量。
不过好在他反应迅速,赶紧说道:
“一张布匹不够的话,就用两张或三张,多用一些便可。”
听到皇上的话,工匠们瞬间明白其中道理,便赶紧拿起剪刀、针线开始干活。
在工匠干活的同时,朱慈煊也在一旁指导,以让他们制作出更加实用的担架。
这时,周边将士们也搞清楚皇上的意图。
他们看到皇上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想到如此精巧之物,都是震撼不已。
纷纷再一次感叹起“天生神君”等话语。
然而这时,康安却道:“皇上,咱们只需要抬着蛙跳族族长便可,何须制作如此多的担架?”
朱慈煊一边指导工匠制作担架,一边解释道:
“这些不仅是给蛙跳族族长准备的,而且还是给蛙跳族其他族人准备的。
“朕猜测,蛙跳族族人被敌人抓住后,虽然没有被杀掉,但定然受伤者不少,所以解救出他们后,亦需要用担架将其抬出。
“而且,虽然蛮夷弱小,难以伤到我军将士,但若是有人不小心被他们伤到,亦可以用担架将他们抬回来医治。”
听到皇上思维甚密,众人纷纷道:“皇上英明!”
不一会后,工匠们便制作了二三十副担架。
虽然还剩不少木棍、布匹,可以再制作一些。
但朱慈煊看到天马上就要黑了,时间有些来不及。
于是,他让工匠们继续制作担架,将准备好的木棍和布匹全部用完。
而自己则和其他将士们带着担架和蛙跳族族长,赶紧进入密林,去解救蛙跳族族人。
毕竟快到晚饭时间了,去晚了,对方可就进入敌人肚子里了。
随后,明军将士将蛙跳族族长抱到担架上,然后找来两个明兵将其抬着。
果然,趴在舒适担架上的蛙跳族族长感觉良好,并没有什么不适,可以随军出征。
而对于其他已经制作出来的担架,将士们也顺势将它们一同携带着出发。
此时,太阳早已落山,天色渐黑
在朱慈煊的率领下,众人进入岛上雨林。
雨林中树木茂密,更为昏暗。
为了不打草惊蛇,将士们没有打火把,而是靠着敏锐的双眼在林中行军。
好在一千明军都是精锐,经常参与夜间作战,视力不差,尚能适应昏暗的环境。
在密林中走了一会,果然发现里面情况十分复杂。
由于树木众多,杂草丛生,行军本就十分艰难。
再加上天色昏暗,林中又无明显道路,所以许多将士很快便分不出南北。
朱慈煊刚入林中不久,只觉得每片森林都很相似,很快便不知道自己走到了何处。
好在有趴在担架上的蛙跳族族长,他对森林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木都十分熟悉。
在他的指引下,明军将士才得以朝正确的方向走去。
走了许久,天色更黑。
朱慈煊在心里思考着:“都已经这么晚了,蛙跳族族人不会都已经被吃掉了吧!”
然而转头看担架上的蛙跳族族长,他脸上毫无担忧之色,而是继续认真的观察四周情况,为明军将士指路。
见此情形,朱慈煊觉得蛙跳族族人应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