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颠倒,恍若不在人间。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人们见到美人,基本上都会盯着看,绝世美人,那绝对会跟着走,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跟着走。
蔡蔡就是绝对被带着人跟着走,还是掉沟里都不觉得疼的那种。
关于蔡蔡外貌的描述,圈内网上,到处都是。但当她站在了面前的时候,真的,自己的呼吸都好像是在污染空气。
怎么会这么美
还有,明显比电影里和各种照片上,长大了很多很多。可其实能看出来,蔡蔡的气质一直都是没有变化的,平和沉静,天真坚定,她一直仿佛一直都是纯稚天真的,又仿佛一直都是成熟稳定的。不矛盾,糅合在一起,美得唯一且独立。仅仅只能从她发育长大的外表上,看出她的变化。
这是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啊.
“小朋友啊,我真的看你好眼熟啊.你是谁家的啊?蔡蔡是本名吗?”一位被蔡蔡推断为导演的老爷子第一个开口。
蔡蔡赶紧回答,“不是本名,我本名蔡贵年,我妈妈是港城商人蔡金惠。”要是说金港荣堂集团,听着有点扯虎皮似的,没必要。眼熟她的话,肯定是见过她家里人啊。
仙君看了眼蔡蔡,就对这位导演说,“边老,您早年不就是在港城工作的吗?”
边老也就是边仪,早年是港城武行出身,替身武指演员都当过,后来转行做了导演,之后出国发展,后来又在帝都落脚做事业。他开创了一种武侠片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武术的招式。后来拍摄技术更新,他也紧跟科技前进,又开创了可以让观众有在两个对招人中间的拍摄手法。可以说是解救了落寞的武侠片,也在世界范围内,让武侠片有了一次新生,甚至,延续。
但武侠片式微是时代的选择,这谁都没办法,可就是因为有边仪这样没有放弃武侠题材的导演们,至今武侠题材依旧有着一定的市场,还时不时的能出一个爆款。有年轻艺人就以参加过武侠题材的项目为荣,个人简历和粉丝都吹这个。比参加过话剧演出的含金量还高,要是项目爆了,直接飞升不是问题。
所以武侠题材的项目就属于那种没人愿意参加但只要项目爆了就直接飞升上一线能拿奖的那种。愿意赌一把的年轻艺人还是很多的,因此武侠片的立项很多很多,但能上映上播的也很少很少。可就算是微乎其微的可能,也是值得艺人拼一回的。
而边仪就是武侠项目的一言堂级别。他说哪个片子行,那个片子就肯定爆了,他说哪个艺人演得好,那个艺人就肯定上一线了。蔡蔡不认识他,主要是因为她从来没想过要拍武侠题材。家里不让,公司也不让。她自己不敢硬顶,就不太关注了。
还有个原因就是边仪拍片,没有固定的风格,蔡蔡看片有时候会找某一种风格的所有片子来看,而很多导演就是有自己固定的个人风格,这时候她才会关注一下导演是谁。她可能看过边仪的,但因为他没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蔡蔡就完全没机会认识他这个人了。
仙君想到这,看向其他几位导演泰斗,这几位蔡蔡肯定也不认识,因为他们都是没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导演类型。
提起来似乎这种类型的导演不如那些个人风格鲜明浓烈的导演,但事实上,并不是的。两边各有千秋,不能放在一起比的,因为很多时候,侧重点是不同的。简单来说,个人风格鲜明的导演,是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和三观在给观众讲故事,没有个人风格的导演,是在用观众的视角和思维在给观众讲故事。没有谁更高明,只要故事讲得好,就是好导演。
仙君听见这些人想见蔡蔡,原本的打算就是想通过他们,彻底把蔡蔡带回国内的文娱圈子,还是上层圈子。现在的文娱行业虽然不至于想很多年前那样,上下层两极分化,头部层次的演职人员工作接不完钱赚不完,底层演员和从业者没工作机会更没钱赚。这种局面已经被改变了,法律和行业的敬业标准越来越健全完善,但依旧也有很多圈子封闭着,挤不进去。
比如泰斗们所在的一人团圈。所谓的一人团,也算是网友们的戏称,但圈内人觉得挺准确的,就用了。直白的说,一人团,就是一人成团,一人成项目。也就是说,一个人就能扛起一个项目。一人团的圈子,没有资本,都是从业者,演员,导演,编剧,基本就是这三种。他也是一人团的,蔡蔡不是。
圈外人觉得蔡蔡是,但圈内人都知道,她不是。一个是她没有长成,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扛项目的能力还不够。
仙君也不是要揠苗助长,就是担心蔡蔡得了金面具之后,国内的局面又打不开了。
很多年前,国内的艺人们热衷去国外闯荡,刷奖,无论是艺人本身还是项目,都热衷于去外国念经。本以为回来之后,会得到英雄般的待遇,可水军媒体们无论怎么狂吹,观众不买账。业内做了很多市场分析,从片子到演员再到剧本立意甚至配乐和服装等等,都考虑到了,但总觉得不够准确。后来又大量的在线上和线下做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就三个字,不想看。
没处说理。
问因为什么不想看,答说但凡是外国夸的都不是说祖国好的片子。
无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