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曹秋实正在浏览当日的《鲁东日报》,看到上面登载的鲁东省明年四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的时候,他眼睛一亮。
自己是中专学历,现在还感觉不到什么,但以后的话,学历肯定是太低了。现在自己正好工作也不太忙,不如利用业余时间,选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这样也能在提高学历的同时,顺便提升一下自己。
报纸上面,登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专业。本来他想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可后来一想,自己已经是这个专业的中专生了,应付县一级的工商管理工作可说是绰绰有余。对自己来说,再学那些专业的高深知识意义并不是很大,还不如另选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于是,经过反复思考后,他选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准备提升一下这方面的水平,为自己今后的创作打好基础。
虽然距报名时间还早,但曹秋实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现在他就要着手准备。于是,他就跑去新华书店,按要求购买了指定的教科书,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起来。
曹秋实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这已经渗入到了他的骨子里,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他先做了一下规划,计划用四到五年的时间,一举拿下汉语文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至于以后还考不考研究生,只能到时候看情况再定了。
现在自己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拿着工资,什么都不耽误,也没有任何的负担,不学习干什么?他可不想浪费掉这大好的时光。
星期天,在家刚吃过早饭,曹秋实正打算去自学呢,就听到屋后春华家传来乱糟糟的嘈杂人声。连忙跑到后窗一看,只见春华家院子里,挤了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那纷纷嚷嚷嘴里说着什么,他也听不清楚。
他回头忙问父母是怎么回事,父亲在旁边用鼻子哼了一声,似乎有些嗔他少见多怪:“嗨,这有什么稀奇的?前两天就这样了。还不是看你春华姐卖了柴胡,现如今手里有钱了呗。大人不好意思,便让孩子上门借钱。哼,依我看哪,说是借,不过是为着好听些罢了。借出去的钱,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母亲听后不乐意了,瞥了自家老头子一眼,嘴里数落道:“就你说的好听,你怎知道人家不还的?”
“我就知道,这事儿指定从我话上来。不信你就洗干净眼睛看着准还是不准就是了。”
父亲梗着脖子硬杠道。
曹秋实不解:“嗨,这些人怎么能这样?”
父亲往地下吐了一口唾沫,不屑地道:“嗐,怎么不能这样?见人挣钱眼红呗,人心还不都是一样的?”
曹秋实本能的就觉得有些不妙,他可是从书上看到过很多“救急不救穷”的事例。那天在春华说出拿钱打点的想法之后,他就觉得不妥,只不自己过当时没有来得及劝她。
他觉得,现在自己有必要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提请春华注意,以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知子莫若父。见秋实着急忙慌地就要出去,父亲就知道他是忙着去春华家。
于是,他便出言提醒道:“农村的事儿你不懂,去了后边少掺合。人家春华自家的事,自个儿会处理,你还是少管为妙,少说为佳。有数的:‘管闲事落闲事,末了落个长出气。’掺和多了没啥好处,知道不知道?”
曹秋实笑笑,也不去反驳他,便迈步出门。
来到春华家院子里一看,这里好热闹呀,八、九个孩子正围在春华身旁,叽叽喳喳,乱成一团。而小夏荷则站在一旁,瞪一双大眼睛瞧热闹。
只听这个说:“春华姨,我要买书包文具,家里没钱,我娘让我来跟您借三十块钱。”
这个话还没完,那个又抢着说:“春华婶,我家半年都没吃过肉了,我爹让我来借五十块钱买猪肉。”
还有说要借钱买粮、买衣服、修房子、垒猪圈的,不一而足。借的数额都不大,理由更是五花八门。
春华满脸含笑的站在自家屋门前,嘴里高兴地答应着:“好好,不要慌,一个一个来。不过,咱们先说好了啊,只此一次。这次给了你们,下次可就不能再来找我要钱了哦。”
“行,行!”
待孩子们都高声答应后,春华便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用手举着,笑嘻嘻说道:“一人二十,多了没有。”
说完,便往一个个孩子手里塞进两张大团结。
孩子们得了钱,高高兴兴一叠声向春华道谢,而春华则喜气洋洋,开心地笑着和孩子们挥手告别。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春华自然而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脸上泛着圣母般慈爱的光辉。
她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美虽然普通平凡,但却动人心魄。无以言表。曹秋实在一旁牵着小夏荷的手,一时间看得有些痴了。
等孩子们全部散去,春华拍了拍手,这才来得及招呼他。看他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不由笑问:“嗨,秋实,你怎么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