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脚步悄然离去,取而代之的是冬日的肃杀与寒冷。
天空中,柳絮一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将大地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让人不禁缩紧了脖子。而此刻的兖州州郡兵,却正整装待发,准备前往邺城支援。
这两万州郡兵,乃是兖州的精锐之师。
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队列整齐,步伐坚定。每一位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与决心,他们深知此行的艰险与重要。
领头的将领是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面容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兖州都尉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环视着周围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
这次前往邺城支援,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兖州州郡兵的考验。
他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将士们!我们即将踏上征程,前往邺城支援前线。此行凶险万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封妻荫子就在眼前,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随着兖州都尉的一声令下,兖州州郡兵开始缓缓前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沿途之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逃难的百姓,他们或扶老携幼,或孤身一人,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李将军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这场战争给百姓们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作为一名军人,他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保卫家园,守护百姓。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宁的生活。
数百里之外。
此刻的邺城,城墙斑驳,箭楼残破,经历了汉军数月的猛烈攻城,无论是守城的魏军,还是持续围攻的汉军,都已疲惫至极。
邺城,这座坚固的城池,即便汉军拥有火药之利,数月的炮火轰击也未能将其攻破。
魏军的俘虏和冀州世家部曲在连番的战斗中消耗殆尽,若继续攻城,势必将损伤汉军的精锐力量。
因此,汉军调整了策略,由攻城转为围城,企图通过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利益劝降等手段,从内部瓦解城中军民的士气,实现不战而胜的目的。
天空中,稀稀疏疏的白雪缓缓飘落,为这残酷的战场增添了几分凄清。
邺城外,汉军大将魏延等人接到了大汉天子的诏令,诏令简短而明确:“围点打援”。
这意味着,汉军不仅要围住邺城,更要在此地伏击并歼灭任何前来增援的敌军。
魏延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明白,若能当着邺城军民的面,将援军一举歼灭,邺城中的士气必将低落至极,攻城之战也将迎来转机。
魏延立即召集众将,开始筹备伏击包围歼灭兖州援军的诸事宜。
他面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帐下的每一位将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天子有令,围点打援。我们必须在此地布下天罗地网,让兖州援军有来无回。此战关乎我大汉的兴衰存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众将纷纷领命,各自忙碌起来。有的将领负责侦察敌情,有的负责布置陷阱,有的则忙着调配兵力。魏延则亲自率军,在邺城周边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设下伏兵,只待兖州援军一到,便将其一网打尽。
随着时间的推移,邺城外的气氛愈发紧张。
汉军将士们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要用这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勇敢。而城中的魏军和百姓们,也在密切关注着城外的动静,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兖州援军的先头部队悄然抵达了邺城附近。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着,试图避开汉军的侦察。
然而,他们的一切行动都在汉军的掌握之中。魏延得到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军出击。
夜色中,汉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兖州援军。
铛铛铛~
喊杀声、兵器交击声响彻云霄,火光在雪地上映照出一片片血红。魏延身先士卒,他手持长枪,奋勇当先,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败退。他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尊不可战胜的战神。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兖州援军被汉军彻底击溃。
他们的将领被俘,士兵们四散逃窜。
汉军将士们乘胜追击,一直将敌军赶出了数十里之外。
这场伏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兖州援军的士气,也让邺城中的魏军和百姓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战斗结束后,魏延站在雪地上,望着远方渐渐消散的火光,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既为这场胜利感到欣慰,又为即将到来的攻城之战感到担忧。他知道,虽然歼灭了兖州援军,但邺城依旧坚固如初,攻城之战依旧艰难重重。
然而,他并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他转身对身旁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