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满朝文武百官的震惊,大皇子满心高兴的就答应了。他本来对现在的正妃挺满意的,她膝下的两个孩子,也挺合他心意的,所以封她为太子妃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管父皇为什么那么喜欢杨程琛,反正是他占便宜,白捡一个亲王之位。大皇子心里也是高兴的。
皇上看着此时美滋滋的大儿子和不甘心的二儿子,他觉得伤眼睛得很。他只能很是无语的把目光移开了。
“最近景国形势这么严峻,就不举行什么大典仪式了,太子和太子妃就直接上任吧!到时候登基大典在大办好了。也没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到时候朕再颁布一道圣旨,说明太子的仁义。”
主要是皇上觉得他这个身体,要是陪太子走完这些复杂的仪式,他怕是再也起不来了。
皇上都这么说,大家还能说什么呢!连礼部的官员都把嘴巴闭上了。这种要打仗的时候,确实没有心情搞这些有的没的。
“先把柏义的家眷都控制起来,先不动,等事情调查清楚了来。要是是真的,柏家九族就不用活在这个世上了。朕就用他们的血来祭奠殉国的两城的百姓。要是是有人冤枉的,朕也不会让他背这个锅,定会还他清白的。”
这个事情皇上一锤定音,也是怕有与柏家不和的故意陷害。这也是皇上在警告有些人不要乱伸手。在这种大是大非明面,皇上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不管是赞成的,还是欲言又止的,见皇上都说得这么肯定了,就只能恭维皇上:“皇上英明!”
但大殿里的众位武将心里,对皇上确是真的感激。他们都有在外面打仗的时候,也不愿意有个什么事情,要是皇上查都不查,就给他们定了罪,他们得多冤枉。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最后翻案了又能怎么样。
像皇上这样,先把人控制起来,等彻底调查清楚了再做决定,功是功,过是过,谁也没有怨言。
皇上见事情都安排好了,该扯的事情也扯清楚了,他就赶紧宣布:“退朝吧!太子留下。”
卓公公很有眼色的上去扶着皇上走了,大家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也没有怀疑什么。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规矩的行礼:“恭送皇上!”
众位大臣等皇上走了,就各忙各的去了。这次形势还真的挺严峻的,真的打起来了,事情不少,很多都要提前安排好的。还有这种事情要早点让家里人知道,有要去军中搏前程的孩子,也可以早点安排。
至于打仗会死人的事情,都想去军中搏前程了,应该是早有思想准备的。而且富贵险中求嘛!巨大的危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机遇。
太子见父皇说让他留下,但是父皇又走了,还好他看见卓公公给他的那个跟上的眼神,他立马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等太子到了皇上的寝殿,就看见父皇已经躺靠在床上了,卓公公在喂药。太子立马上前接过卓公公端着的药碗,亲自给父皇喂药。卓公公见皇上没有反对的意思,就利索的把位置让开了。
太子杨景辰细心的把药喂完了,才出言关心道:“父皇,你这是怎么了?”
皇上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没事,就是被气吐血了而已,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太子听完,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什么?被气吐血了?”
“淡定,你现在可是太子了,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皇上虽然身体有气无力的,但是也按捺不住他想训斥孩子的心。
“父皇,还是身体比较重要的······”
太子杨景辰这会是真的担心父皇的身体,他还不想现在当皇上收拾这个烂摊子。他跟皇上有一样的担忧,要是景国在他的手上亡国了,他是真的死都不敢死,怕被祖宗轮流揍。
要是皇上知道他的好大儿是这么想的,估计还要再被气吐一口血。但这会皇上是不知道杨景辰是这么想的,皇上看着大儿子真心为他身体着急的眼神,心里还是暖暖的。
所以皇上再开口,语气都缓和了不少,“放心吧!暂时死不了!”
皇上见太子还想再说什么,立马摆了摆手,那意思就是明显的让他不要啰嗦了。
太子杨景辰就只能把刚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静坐在床边,等着父皇的吩咐。
皇上只示意卓公公把早就准备好的折子,拿给太子:“你现在也是太子了,有些事情你也应该知道了。
但是只能你知道,你不能给任何人说,就你的太子妃也不能说。你后院那些女人就更加的不能说了。你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边,你就不配当这个太子,你明白吧?”
皇上有如此的叮嘱,是因为皇上给太子看的是福宁的功劳折子,皇上都给她记着的呢!准备以后封赏到她的孩子身上,只是这个封赏太特殊,还是要等看看福宁那几个孩子的品行了来。
太子见父皇这么说,就知道他马上要看的就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了,他郑重的应了。才打开折子看了起来。
等看完了,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琛儿的命可真好,这可是妥妥的康庄大道啊!说不定他这个太子,也是父皇看在福宁的面子上,才选的他。
“父皇,福宁真的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