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父和叶东林回来后,赶紧把今天赚到的银子,交一半到叶老太太手中。
如今叶家是叶老太太管钱,叶母管着家中的大小事情以及开销。
今天是最后一天开门做生意,拿了今天的进账,也要开始做年底的盘点了。
父子俩出去后,叶老太太就把叶母喊进了屋里,婆媳俩在屋里一人拿着算盘拨弄,另外一人在账本上写写画画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出来。
吃过晚饭,叶老太太就把所有人喊进了屋里。
参加了几次家里的盘点,三位小辈一进到叶老太太屋里,就知道要盘点公中的进账和花销了。
老两口坐在主位,叶母和叶父在在一旁,剩下的三个小辈随意坐在桌子前。
小七一直不肯睡觉,叶东林干脆把小家伙也抱了过来。小家伙看到这么多人,兴奋地在叶东林怀里蹦跶着。
叶母拿出账本,和大家说在公中现在的结余情况。
“夏收之后,公中出了100两银子,去买县里买宅子,当时账上还有400两银子 ”
“下半年家里的公中主要是卖红枣的钱、秋收后卖粮食的钱,以及家中几处宅子和铺子的租金。”
“再有就是你们各自交上公中的钱,所有进账加起来,公中的账上总共有718两银子。”
听账上有718两银子,大家都眼睛一亮,没想到家里如此富裕。
“公中的账上有这么多银子,要不要再买一些田地回来?”
叶西林平时跟着叶老爷子打理家里的田地,心里还是觉得田地比较重要。
叶老爷子摇了摇头,“在家里没有出秀才之前,最好不要太高调,家里的产业就先保持原状,往后几年不要再添置家产了。”
现在家里没有靠山,还是低调一些好。叶老爷子是有大智慧的,想东西十分长远,而且非常通透。
叶老爷子平时很少说话,但说的都是重要的事情,对于叶老爷子的话大家都十分重视。
叶西林乖乖住嘴,也不再说买田地的事情了。
“家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到时候全都送进书院上学,总该有一个有读书天赋的。”
叶父和叶老爷子的想法一致,他已经打定主意,以后让家里所有的孩子都去读书。
叶老太太语重心长地看着在座的小辈们:
“你们现在应该也存了不少钱,都成家立业了,以后要节省点,家里的小辈往后肯定要读书科考的,要需要的钱可不少呢。”
科考和兄弟俩以前在村里的学堂,随便读几年书可不一样。好一些的文房四宝以及科考方面的书,那都是按两来算的。
“奶奶,你放心,我和小雨已经攒好银子,再过四五年就能送小七去镇上的书院读书了。”叶东林抱着小七乐呵呵地说道。
叶西林拍了拍他大哥的肩膀,“哥,那你可要努力赚钱,我看好小七哦,科考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叶东林:“……”
他一时也不知道应该反驳好,还是应和好,最后什么也没说,用力把叶西林的手给拍下来。
叶父没好气地踹了他一脚,“少在那嬉皮笑脸的,你明年也要成亲了,孩子以后肯定也要去书院上学的,你可要好好攒钱。”
叶西林想着自己一看书就要打瞌睡,而李家都是没读过书的猎户,孩子以后也不见得有读书的天赋。
想来科考这事,还是靠他大哥的孩子比较实在。
叶西林一把抢过小家伙抱在怀里,“小七呀,你可要加油,小叔以后会好好督促你用功学习的。”
叶东林没好气地将孩子抢了回来,“去你的,你自己生个孩子督促吧,小七没有你这无良的叔叔。”
公中的账已经盘点好了,叶老太太被着这对冤家兄弟吵得头晕脑胀的,赶紧把人赶走。
“行了,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都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有的忙呢。”
回屋后,叶母和叶父又开始盘点起两人自己的小金库。
叶父可以说是整个叶家最会赚钱的。
从前几年开始,他就一直在大山村收腊肉,加上还在村里收干蘑菇和笋干,每年靠着腊肉和干货,叶父也能赚好几十两银子。
另外,他也有让李猎户帮忙在山里村收皮子,加上自家的兔皮,这些皮子再由叶母做成皮衣,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七八十两。
而且帮家里卖干货、卖金银花,他还能拿分成呢。
之前卤肉铺生意一般,一个月也只能赚三两多银子。
不过自从他在北街摆摊后就不一样了,刚开始一个月能赚到六七两银子,后来收了绣品在摊子上卖,一个月可以赚到十多两银子。
特别是腊月的这一个月,卖出去了两幅大的绣图,一个月足足赚了50两银子。
叶母打开账本细细算下来,叶父今年总共赚了有241两银子。
“不错不错,今年你可是大功臣呀,明年可要再接再厉。”
“还是后面收的绣品赚钱,光是二嫂绣图就赚了19两,加上其他的小绣图,起码赚了好几十两银子呢。”
今年比往年赚的钱多了不少,叶父认真地分析这赚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