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的一天,对于迪特尔来说,是比6月22日更令人发狂的一天。
6月22日的战斗,他多少能够知道,苏联人在哪里袭击了他的部队,他的部队也多少能够抓到苏联人行动的蛛丝马迹。
虽说最后的围剿,因为苏军来的是战力超标的小部队,所以没能成功。
但至少打的算是单方面认为的“有来有回”。
可是当这些战斗发生在苏芬边境无人区苏军一侧时,迪特尔就连上面那些信息都无法获取了。
唯一能够带来一些信息的,是没有几个,还大部分已经去了半条命的侦察部队幸存者。
这些幸存者,能够成功从边境逃回佩萨摩,完全是因为指引他们前进的草图,是错误最多的那种。
所以当他们穿过,没有任何可以供大部队穿行的道路的地区,艰难的抵近苏军边防防线时。
薯条君正忙于处理那些位置更重要的德军侦察部队,将他们完全交由边防军处理。
但这些在正常地带,完全可以和边防军核心精锐对抗的德军侦察部队。
在被周围地形坑惨了后,也只能勉强,保证自己在撤退时没有被团灭罢了。
………………
最终,迪特尔从他代价巨大的试探攻击中,得到的唯一有用结论,就是依靠部队失联情况,反推出的,那里苏军防御较为严密。
就是苏军防御不够严密的地方,都是难以行动的位置,让这种看似有用的结论变的和废纸差不多了。
甚至更为要命的是,他们对于苏军布防的了解,也就只有上面这个简单的结论了。
这种结论完全无法支撑起大部队的攻击行动。
而想要在当前这种侦查方式下,获取更多信息,只剩下大量填入炮灰,靠数量硬堆这唯一一条途径了。
但“挪威山地军”当前最缺的就是炮灰,芬兰人在准备和苏联宣战的时候,就已经将边境的芬兰公民全部撤走了。
而芬兰的军队也更多的被投入了对南部的攻势。
这就让原本计划是在佩萨摩固守的迪特尔,面临了同一时间苏军各方面军指挥部,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前线知之甚少,但是多少明白前线凶多吉少。
对于进攻毫无把握,但是多少知道现在防守更好。
唯一区别是,苏军是碍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必须发动反突击。
迪特尔则是碍于小胡子的直接命令,必须硬着头皮发动攻击。
至于6月22日的仇?
作为职业军人的迪特尔,已经在6月23日的巨大损失中清醒了过来。
并且只想提前表演小胡子名场面,对于不靠谱的德国军情谍报局、德海军、德空军,说出那句着名的,
“你死宅反了你啊,妨碍咱都渣渣!”
(翻译:他们是懦夫!叛徒!失败者!)
(一些解释:
由于6月22日的薯条君,更多的是冲着战略目标进行攻击,承受攻击的,也主要是德军工兵,海军和空军,所以“挪威山地军”的兵员损失实际上并不多,
但到了6月23日,完全由“挪威山地军”主导的试探性攻击,被薯条君按住暴揍,损失的就全是“挪威山地军”的精锐了。
而用这样的精锐,进行炮灰式侦查,对于德军来说,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
最终和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在赶来监督的朱可夫的压力下,于6月24日发起了仓促的反击一样。
迪特尔也在巨大压力下,于6月24日,发动了自己的正式进攻。
不过相比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好的是,迪特尔是知道自己部队的全部实力的。
于是像所有主流德军指挥官一样,迪特尔决定,集中一切力量发动一次决定性的突击。
并暗戳戳的将原先,迅速冲过季托夫卡一线,越过西利察河,直扑摩尔曼斯克的攻击行动。
改为了一次小规模的穿插行动,目的是占领季托夫卡一线,肃清“渔民”半岛,为进一步进攻西利察河提供稳固的支撑点。
不得不说,这一被迫做出的决定,让他规避了历史上进攻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
即德军指挥部,在过期苏联地图加上业余情报人员的误导下,错误的将苏联人用于标注当地游牧民,冬季迁徙大致方向的双虚线,当成某种可以利用的道路。
于是德军山地师,在历史中凶猛的,冲破苏军没有多少准备的边防防线后,一头撞到了毫无道路的地区。
并因此被迫重新规划行动,等待劳工营完成道路建设,才继续进攻。
这段停滞时间,给了苏联守军建立防线严阵以待的机会,也严重限制了,德军炮兵、坦克等支援兵种前移的速度。
使得德军山地步兵,在糟糕地形与缺乏支援双重debuff加持下,完全无法突破苏军的防线,最终只能放弃进攻计划。
当然,迪特尔的新计划同样有薯条君蹲在一旁指指点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