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苏子苓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她套了一件外套,眼都没睁开。
门刚打开就被风吹得打了个哆嗦,苏母收东西的间隙看了她一眼,“你别出来了,赶紧回屋睡觉吧,东西我们都收得差不多了。”
许是真的累惨了,她哦了一声转身回去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到床上的。
第二天眼睛一睁开,就听到了外面噼里啪啦的雨声,她愣了愣显然是不知道昨晚什么时候开始下雨的。
入了秋,一场秋雨一场寒。
每下一次雨,温度就会下降一截,苏子苓穿好衣服,打着哈欠来到厨房。
苏母他们早已经起床了,下雨干不了活,大家都在围着火塘烤火。
而苏母则是正在忙活着早饭,看到苏子苓进屋,她笑了笑,“起来了?饭还没好呢,困的话再回去睡会儿,饭好了我再喊你。”
苏子苓摇了摇头,“睡够了,阿娘,昨晚什么时候下的雨啊?”
苏阿奶眉梢挑了挑,轻笑一声,“你没印象啊?昨晚你还起来帮忙收东西呢,你娘没让,让你回屋睡觉了。”
苏子苓眨了眨眼睛,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脑子一片空白,“我起了吗?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她嘀咕着去拿盆打水洗漱。
“里锅有热水,降温了,就别用冷水洗了,不然要着凉的。”见她去打冷水苏母赶紧制止了她。
“哦。”苏子苓打了个哈欠,去里锅打热水,她抽空瞥了眼锅里,“今天吃红薯糙米粥啊?”
苏母笑骂了一句,“什么红薯糙米粥,这是新米,交了税后不是还剩一些粮吗,你阿公说反正都要买粮,一次性就不卖了,留着自己吃,你们都不在家,这新粮也就没吃过。”
“这不是想着你回来了嘛,煮点红薯粥吃,米是新米,红薯也是刚挖的,尝尝新。”
说着她看向窗外的雨,脸上也挂上了一丝愁意,“这场雨过后,天气就要开始凉了,也不知道二牛在学馆里冷不冷。”
苏子苓打水的手一顿,拍了额头一巴掌,清脆的巴掌声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这都要入冬了,我竟然把棉衣跟棉花给忘了!”
“你这孩子,这是打自己不痛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苏阿奶哭笑不得的。
她说:“棉花我已经问好了,跟村里人问的,他们家往年都种棉花,然后拿到县里去卖,今年我早早的就过去问好了,不多,但也够给你们兄弟姐妹几人一人做一身了,到时候你去县里扯点布回来,我慢慢做,入冬前肯定让你们穿上。”
苏子苓就在门口洗漱,外面下雨出不去,听到苏阿奶的话,她扭头看了她们一眼,“只做我们几个的?那你们的呢?”
苏阿奶往火塘里添了两根柴,声音轻轻的,“我们大人的还有,到时候把老棉衣拆一拆,再把棉花晒晒,把你们的里子并过来也就差不多了。”
“旧的哪里抗冻啊,一点也不保暖,要做咱们就一人做一身,再说了也不差这点钱,棉花还差多少?我回头去县里买。”苏子苓倒了水,坐到苏阿奶边烤火。
“浪费那钱干嘛,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再过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到时候还得给大家发工钱,给点礼品啥的,哪哪都要用钱。”
苏阿奶摸了摸她的头,没松口。
“不差这点,屋里那么多粉条呢,再等两天,陆晏还不来我就拉到县城去卖,杏花楼肯定会收的,粉条一卖就能回不少钱了。”
“再说了,我还没跟你们说吧,别看咱们食肆刚开起来,一天能挣七八两银子呢,一个月差不多二百两,等做久了肯定更多。”
“一天七八两?这么多?”
苏阿奶他们还以为新铺子开业,一天能有个一二两就算顶天了,没想到,竟然能有七八两。
“对啊,过两天估计会更多,特别是天气凉了以后,都喜欢来上一碗红薯粉,一碗粉下去浑身都暖和了。”
苏老爷子没说话,他扒了扒火塘边的红薯,用手捏了捏,已经熟了。
他拍拍灰,把红薯一分为二,一半给了苏阿奶,一半给了苏子苓。
“听这丫头的,那就一人做一身吧,咱们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还能享受多久。”
“阿公,你说什么呢!你跟我阿奶那肯定是要长命百岁的啊!要看着大哥娶媳妇,看着二牛考上秀才,看着阿秀以后嫁人,看着咱们家的作坊壮大,看着村里的人都过上好日子,咱们这才哪到哪啊,万里……”她刹住了车,她想说万里长征这才刚开始呢。
她及时改了口,“咱们这才刚开始呢,我说出来你们肯定要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了,我还想着以后扩大作坊,多种红薯,多做粉条,以后让永昌县的人都能吃上咱们的粉条。”
“虽然说现在的这个价格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点高,但是这不是刚开始嘛!等以后咱们作坊壮大了,人多了,红薯粉生产起来容易了,咱们就压压价,让大家都能吃上咱们苏记粉条。”
她越说声音越亮,原本就苏阿奶跟苏阿公在听她说,可现在,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苏母他们都没想过,她竟然想了那么多,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