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的百炼刀,递给交战中兵刃折断的赵汉儿:
“归汉,这份足以封侯的功劳,由你去立!”
……
任弘很希望此次归朝行赏时,他麾下能出一两个列侯。
在大汉一百三十年历史里,封侯者层出不穷,军功侯虽还值钱,但却不算金贵。
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但自己封侯,还能让麾下将校也跻身侯位。
除去开国时韩信曹参吕泽等独当一面的大将,也就孝武时的卫、霍、李广利三人能做到这点。
卫青最为突出,其裨将及校尉已为将封侯者凡十四人。
霍去病过世太早,数量上略逊,其校吏有功为侯者凡六人,而后为将军二人。
李广利虽然被常被诟病,甚至成了赵充国口中的战力单位,但四次率大军出击大宛、匈奴,好歹也是带出了一批人……或者说,是那批人让李广利能跌跌撞撞混迹十余年。
商丘成、马通、马何罗等封侯,上官桀、赵充国亦算其旧部,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
只是打铁还要自身硬,巫蛊之后汉武帝的恩宠一旦消失,看似庞大的贰师一系便分崩离析,上官桀和赵充国也与其撇清了关系。
“能做到带着手下人封侯的,那便不是将,而是帅了!”
任弘已为两千户侯,立再大的功也不过是加户数,加到万户两万户去,但他希望下次大战时,自己不必再作为军中偏将,而能像五将军一般,独当一面!
赵汉儿这一路立功颇多,斩首也足,关内侯几乎是板上钉钉,只差一个匈奴王首了,是任弘最寄予厚望的部下。
赵汉儿倒是不负厚望,半个时辰后,夜幕降临前夕,前去追击的轻骑出现在远处,赵汉儿一马当先,将一个绑了搁在马背上的匈奴人拽下来,拖到任弘面前。
“君侯,下吏未辱使命,先贤掸擒至!”
这是个头剃秃留了辫发的中年人,细长的眼睛里没有往日的神采,若是最后时刻跟着部众与任弘死战,或许他还有直面任弘的勇气,可现在,先贤掸眼中只剩下了颓唐和沮丧。
终究还是没逃过。
任弘让俘虏来辨认后确认是先贤掸,笑道:“先贤掸,还记得么?三年前我放右谷蠡王过铁门,欲使其归于天山以北乱匈奴右地,结果却被你杀了,夺其部众王号。让我计谋落空,你欠我一条命啊,今日便用汝头颅来还,何如?”
不等赵汉儿翻译,先贤掸抬起头,竟用生硬的汉话道:“我愿降!”
“西安侯,相信我,对大汉来说,一个活着的右谷蠡王,比死的更有用!我可以成为大汉招降匈奴的旗帜!”
确实,四角王之一的右谷蠡王若降服于汉,此数十年未有之事,确实将引发轰动,大汉朝廷或许还真能封他个归德侯什么的,做点文章,只是……
“大汉收降过四角王的,当年,军臣之子,左贤王于单为伊稚斜所败后就来降了,封涉安侯。论尊贵论地位,你还能大过他么?所以活的四角王投降已有先例,倒是死的尚无人斩获!”
他也让先贤掸死个明白:“先贤掸,因为你的缘故,过去三年,大汉在西域的士卒死伤不小,我那些在铁门关的袍泽,甚至曾被你逼得吃胡虏肉,这笔账,得先算清了。”
任弘一挥手,让赵汉儿将惊骇的先贤掸按倒在地,头搁在一块大石头上,接过那百炼刀,对准了他的脖子。却细心地发现上面有一处擦伤,遂微微皱眉,稍微挪了挪位置,然后高高举起!
“大将军说了,兵不空出,十余万骑出塞耗费巨亿,长安北阙,总得挂点有份量的东西上去啊!莫怕,此刀极利,很快,我就能带着你的头,去看看横门大街的繁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