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再回想,阿启最开始有削藩的念头,应是在……那一年。
那年吴王刘濞的儿子入京,然后死在了长安。
吴王是我大父之兄的儿子,按照辈分,我得叫他一声伯父。依据早年定下的规矩,诸侯王需定期入京朝觐天子。但吴王声称自己年事已高,不耐舟车劳顿,便使其子代劳。
吴世子贤进入长安的那天,阿启以太子的身份前去迎接,回来之后脸色颇有些难看。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他恨恨的啐了一口,说:“吴国蛮子。”
我哑然失笑。
吴国位于汉家疆域之内,哪里就称得上是蛮子了?真论野蛮,南边的南越才是。阿启这样愤怒,无非是因为……
“吴世子得罪你了?”
阿启捂住脸,说:“那人粗俗无礼,阿姊你离他远些。”
我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将阿启的话放在心上。阿启那年也只有十几岁,心性未定,行事浮躁,他的一时激愤之言当不得真。
不久后我自己遇上了吴世子,方知此人是真的讨厌。
吴世子长我几岁,性情却比起我与阿启来说更像孩子,言谈无礼,举止骄横。我与他在家宴上见面,他的轻佻到连我父亲都不放在眼里。
我惊讶于他的无礼,还不等我向阿启去询问他骄横的原因,这人便昂首说出了他之所以目中无人的缘故。
“我吴国,有豫章之铜、东海之盐,国用饶足。广陵绮丽,远胜长安。”
他举着酒卮,半醉半醒的吹嘘。我四下扫视,看见阿启的脸色铁青,父亲倒是面色如常,仍与身边众人谈笑。
吴国日后将是大患。宴席散后,我听见父亲同我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可要我来看,莫说今后,当下吴国便已成了祸患。
吴王世子来到长安的那段时日将长安搅得鸡飞狗跳,过去长安也不是没有横行无忌的纨绔子弟,但哪一个都不如吴世子那样残暴跋扈。
母亲劝我这段时日尽可能的少出门,避开吴世子的锋芒。她是了解我的脾气的,知道那时的我也正值张扬的年纪,眼睛里容不得砂子。
我悻悻的应下了母亲的要求,只因那时我已经将近双十,虽仍算不上沉稳,行事前却也学会了深思利弊。
然而吴世子却还是与我狭路相逢。重阳,长安有登高之俗。我好热闹,自然不可能在那天闷在府邸不出门。而在黄昏归来之时,我的车驾迎面遇上了吴世子。他骑在马上,身后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随从,并无半点避让的意思。
于是我的家令上前问我是否要为吴世子让道。我心中恼火,瞪着不远处那趾高气扬的身影,恨不得亲自上前将他从马上拽下来。
然而想起了母亲的叮嘱,我只能忍着愤怒说:“为吴世子避道。”
我身边的侍从跟随我已有多年,了解我的脾气,听闻我这一命令之后愣在了原地。我越发愤懑,冷笑道:“没看见吴世子身后的卫兵么?”
我已经决心要忍一时之辱,可吴世子却比我想的更没耐心,就当我这犹疑之际,他已催动马匹大步驶来。我的人匆忙让开,队列不可避免的乱作一团。
吴世子骑在马上从我车驾前路过的时候,冷笑着朝我投来了轻蔑的眼神。我抿紧唇不去理他,他大笑,似乎是被我忍气吞声的模样所取悦,高高举起马鞭用力一甩,纵马而去。
他这忽然一跑,却惊了为我拉车的马。我只听见一声嘶鸣,之后天旋地转,马车倾翻,我被压在了车盖之下,所幸有侍女以身相护,受伤并不算重。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父亲的耳中,而他……对此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是赐下了药材,命我养伤。阿启前来看望我,沉默的在我跟前坐了许久。他在想什么我不是很清楚,反正我当时的想法是,若有机会,我一定要偿还今日之耻。
“你需帮我。”我恶声恶气的对他说道:“我是你同母的阿姊,我受此大辱,你难道要熟视无睹么?”
阿启像是笑了一下,说:“那可是吴世子,我也害怕呢。”
我卷着被褥翻身过去不看他,“亏你还是太子呢。”
他心不在焉的哼了一声。
“吴世子带来京城的人马虽多,却多不过南军、北军之精兵强将,哪日我有机会,一定烹杀了他。”我将自己缩在被褥之中,小声的嘟哝。
实际上我心里清楚父亲和阿启所畏惧的并不是吴世子,而是那个强盛的吴国。可我就是生气,气到非得要逞一逞嘴上之快。
阿启原本是端着给我的汤药在缓缓搅动,汤匙磕碰碗壁的声音却在这时猛地停住。
我扭头去看他,恰在此时,宫人进来对我说:“吴世子求见。”
“他来做什么?”我气得翻身坐起。
“来向长公主谢罪。”
“他竟还知道服软?”
那宫娥迟疑的看了我一眼,忽下拜叩首,整个人因恐惧而瑟瑟发抖了起来。
门口有骚乱传来,吴世子大步闯入,在我呵斥他之前,似笑非笑的朝我一拜,说:“贤惊扰公主座驾,特来向公主请罪。”
我冷笑,“世子不像是来请罪的,更像是来杀人的。”
“贤不敢。”他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