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不宜动土的,北方的冬天,土地被冻的很硬,因此盖房子一事也不是当下就能进行的,何况圣旨传下去再到经办也需要时间。
但买粮的事情立马就能开始,权贵富商的消息本就很灵通,朝会刚结束,长安城内外的豪强们就得到消息了,起初还只是持观望态度,等官府公布了收购的粮价,大部分家里有屯粮的豪强都愿意出售一部分粮食。
粮食是有保质期的,这几年他们屯的粮食都没能卖出去,再不出售也不能吃了,何况官府购粮是用于赈灾,给灾民吃的粮食也不计较是好是坏,不趁机把陈粮卖了还等何时?
没过几天,锦衣卫也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在江浙发现了两处蒲家的粮仓,粮仓里满满的粮食,怕是有上万石。
这时候大臣们就不得不深思,蒲家屯如此多的粮食是想做什么?难道他们想造反不成?再想想潜逃在外的蒲国公,大家忍不住冒出冷汗。
看来皇上清算蒲家也未必是鸟尽弓藏,想必是得到了蒲家想要造反的证据了,也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否知道这些。
等蒲家在西北的矿山和兵器库也被发现时,满朝文武已经认定了蒲家想谋逆的心,纷纷感慨:死有余辜啊!
“还是没有发现蒲战的踪迹?”赵璋皱眉问凌靖云,蒲战潜逃已经一个月了,如果让他逃到天涯海角,那以后想逮捕他就更难了。
而且蒲家的产业几乎都被挖出来了,蒲战就算逃出去能去哪?拖着一把老骨头又能做什么?
“好几次得到消息追过去都没抓到人,臣以为,他身边至少还有百人护卫而且每次追捕都遭到死士拦截,锦衣卫损失惨重。”凌靖云心里也憋着气,他带在身边的锦衣卫都是心腹,都是他精心培养出来的,结果这个月连着损失了十几个,他怎么能平静?
“往哪个方向跑了?”
“最初是往西北的方向,但半途不知道为何改为南下,但没见到本人,不确定是否中了对方的声东击西之计。
赵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朝杜富成吩咐说:“让姚沾带两千禁卫军去小汤山,将皇后与太后接回宫。”
杜总管愣了一下,皇上一直有意将太后隔离在小汤山,原本是想等蒲国公伏法后再接太后回来了。
不过心里就算有疑惑杜总管也不会问,迅速派人将姚统领找来,当天就清点好人手出发了。
凌靖云惊讶地问:“皇上觉得蒲战是去小汤山找太后了?”
“不无可能,如果他先去找了母后,恶人先告状,母后说不定不会听朕的解释了,何况朕确实是有意将她困在小汤山。
“可是那边禁卫军也有三千人,他未必能上得了山吧?”
“别小看他,谁知道禁卫军里没有他的人,就算没有,只要舍得下功夫,威逼利诱总能收买一两个,你也带人过去看看,务必保护太后和皇后的安全。
“是。”凌靖云也立即清点人马一起去,同时,一则消息传出宫外,说是皇上与太后因为蒲家的事情闹了矛盾,太后娘娘被皇上软禁在小汤山,至今不肯接回来。
大晋崇尚孝道,谁家要是传出有不孝子,那是要被天下人唾弃的,皇上再如何英明,如果背上个武逆长辈的罪名,那一世英名就毁了。
凌靖云刚听到消息,就立马与姚沾商议,几千禁卫军与锦衣卫出动,声势浩大,打出了去接太后的旗号,并且也公告了立后大典的消息。
赵璋原本就是打算将立后大典定在蒲家事情了结后,如果不是蒲战脱逃,原本立后大典已经开始举行了。
趁此机会,赵璋命礼部开始筹办立后大典事宜,他不知道蒲战还有多少底牌,但如果他不甘心蒲家灭亡,想找机会报复自己,那立后大典就是很好的机会。
而今年的冬祭,他让两位亲王代替自己主持大典,一切很顺利,显然,蒲战要么已经不在长安,要么就是事先收到消息知道自己没去。
也因为此事,替他主持祭典的北陈王和河阳王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办妥当了得到了一片赞誉,赵璋有心培养他们,祭典结束后就把二人分去太常寺和理潘院任职,二人感恩戴德,欣然上任。
太后和皇后要回宫了,最受影响的人应该是沈嘉,他和赵璋的感情正渐入佳境,两人好的蜜里调油,有机会就会留宿在宫里,就算没机会,赵璋也会去沈府过夜,两人除了不能光明正大,其余与正常夫妻没什么不一样。
“朕立后一事.....你有什么想法吗?”这天晚上,赵璋来到沈府,对沈嘉说话时都有些底气不足。
虽然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个皇后只是立给别人看的,但终归是名正言顺的正妻,沈嘉心里会不舒服也是正常的。
沈嘉看了他一眼,没有发表什么感性的言论,各自的心情对方心知肚明,等他明年成亲,他就不信赵璋能平静得了。
“别问我这个,我不想说,不过等她们回宫,微臣就不能在宫里留宿了,皇上最好也别来沈府。
赵璋皱了皱眉,坐到他对面,沉声问:“你什么意思?她们在与不在有什么关系?朕难道还会护不住你?”
“皇上如今难道最要紧的不是解决蒲家的问题吗?太后娘娘回宫后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