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的店开了有三四年了,当初起名的时候,想着是兄弟俩一起开的,于是取名为怡怡居。所谓家和万事兴,怡怡,即和睦相处的意思。
三四年时间过去了,由于店里头主力军只有龚家兄弟俩,只在外聘请了一两个伙计做帮厨和端菜倒茶等服务员的任务,怡怡居的生意一直是不愠不火的。
为什么?口碑有,然而,人力不足,客人多也供应不上量,生意为此不敢做大了去做宣传。加上店面小,不过是三米宽二十米长的店面,能摆几张桌子凳子而已。
早餐同百花台一样做的包子馒头,午餐晚餐有满足客人点菜炒菜,更多时候来的是些没什么钱的外地打工人员,喝一碗面条汤了事。好在,利润可以,满足得了家里头的经济需求。龚家两兄弟是得过且过了,日子过得也行。
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却当年曾经大喊着开店要当老板,因此,家里的大伯龚力正少不了天天被自己家媳妇李翠批评说志短没气。
大房三天两头的吵架二房听在耳朵里。田爱芳心里对丈夫也颇有怨言。想当初,她辞去厂里的工作跟着老公回家,不也是指望着开店赚大钱的。没错,现在赚钱了,可赚的都是小钱钱。何时像百花台白家那样买一辆小轿车,家里买台电视机和冰柜。似乎是想都不敢想了。尤其是龚家两男人这种佛一样的心态。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龚老爷子的天生佛态遗传了给了儿子,否则以龚老爷子的名声和能力,早就可以比白玉堂更大红大紫了。
家里面的孩子们,听着父母吵架,是听不懂的。如同龚夏武小雷雷这样,只要有的吃,家里大人是大厨,家里的饭菜吃起来比外面人家店里做的都更好吃,有什么理由有怨言。
小雷雷整天跟在丫丫姐姐后头吃好吃的,后来又缠上了喜欢做点心的大哥龚俊。
话说回来,如今这家里有点抱负的男人估计只剩下龚俊了。
龚俊考不上中学后一直在家里头帮忙。那年头读书名额少,他考不上很正常。家里也想他继承家业。可这小子想的是自立门户,爱上了做点心,于是和爸爸爷爷商量着什么时候自己攒够钱另开
个小店面专门卖点心。
儿子要单独出去,龚力正一方面深感自豪,另一方面怕是怡怡居后继无人。二房几个孩子,龚夏文和龚夏武根本对做饭不感兴趣,唯独龚夏雅对厨艺有天赋,却是个女孩子终究要嫁人的。
这怡怡居,究竟要往哪里走?
此时,龚老爷子接到了一通电话。是远在外地多年的家中老三,第三个儿子,龚夏雅他们的三叔龚力漾,说中秋节要回老家一趟和父母团聚。
三叔在外是做的茶叶批发生意,这是龚夏雅一帮孩子从大人口里边听到的。然而,事情远远不止如此。你想这么多年来,年年逢年过节,同样是见不到老三一家的踪影。说是携儿带女难千里迢迢回老家,不信老三一个人没法回来。对此,李翠和田爱芳都不敢多问老人。龚奶奶却是十分直爽,直言道:“出国去了。”
居然这个三叔一家是出国去了。
“他们人在英国,英国人爱喝茶。”龚奶奶说,“但是,我老头子不爱出国的人,和儿子闹别扭了呗。其实,老三做的生意是专门赚外国人的钱。”
龚老爷子也知道三儿子是专门抠外国人的钱包,实际上是好事,只是自己碍着面子不愿意随意放下。
来了书信说要回家。老三一家搭乘飞机,风尘仆仆一路赶回到了老家过中秋。
飞机抵达首都机场那天,龚力正龚力伟两兄弟包了辆车去接这个许久未回家的弟弟。家里头,龚奶奶把剩余的房间收拾了,大房那头再腾出一间房,给三房住。据说,三叔这回是把三个儿子都带了回来见爷爷奶奶。龚奶奶心里头高兴,又见孙子了。
多了几个堂哥堂弟,家里的孩子们都期盼着见新来的小伙伴。等快到傍晚的时候,三房到了。门口站着的三叔一家,男人穿的西装西裤,女的穿的洋裙,三个男孩一样穿的小西装。乍一看,以为洋人来家里做客了。
龚老爷子对三儿子眯眯眼。
龚力漾走过去,向父母一鞠躬,解释说:“说是国内的人现在穿的都挺时髦的,喇叭裤,烫卷发。我估摸着我和媳妇还是穿规矩点回来好。”
你穿规矩点,好歹穿点国内的服饰。龚力漾就此继续说:“不是国内早就穿西
式衣服了吗?”
国内,西装这玩意儿,普通老百姓哪里穿得起,一套要多少钱。只能说,这老三叔真的是发财了,一土豪。证实这个说法有接下来的,几兄弟一起进了龚老爷子的屋子里说话。
都坐了下来后,龚力漾侃侃如流:“我都听说了,爸,大哥二哥开了店。我的大侄子龚俊也想开店,需要钱,我这个三叔想好了,出钱支持大侄子再开店。”
龚俊一听,激动地站起来喊:“三叔!”
回来的土豪三叔犹如他龚俊的再生父母了。家里爷爷爸爸口头说支持,半天没有行动,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缺资金资助他。
“没事没事,龚俊。”龚力漾大方地朝大侄子摆摆手,“你三叔这点钱还出得起。”
三房的媳妇张玉珍,急忙拉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