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由于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加息进程较缓慢。日本长期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国内需求长期低迷,通胀只反映在PPI,即生产方面,而无法传导至消费端,通胀由生产者自己消化,所以一直是宽松政策刺激经济。
日本选择了较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反之牺牲的就是汇率,美联储加息以来,日本股债市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汇市大跌。
而韩国因为是典型的外部型经济,美联储一加息,全国需求都将下降,韩国将面临稳增长和抗通胀两大难题,不小心就会陷入“滞胀”局面(跟随大力加息,国内经济更差;不跟随加息,高通胀将导致货币大幅贬值,资本迅速外流)。
一边高通胀一边经济停滞,有可能股债汇三杀。所以在21年8月就开始缓慢加息。
欧元区,政府背负巨额债务的几个国家非常依赖欧州央行的宽松政策,一旦加息,又有欧债危机的风险。
因此需要兼顾抗通胀和稳定金融的双需求,加息进程也比较缓慢。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以及分化的财政政策,一直是其痛处,这个制度缺陷在如今逆周期的大环境中越来越突出。
我国作为大国,选择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没有跟随加息。因此美联储一开始加息时,人民币也一路贬值,前段时间债市的大跌也有其一定“功劳”,市场预期利率会上涨,债市与市场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
不跟随加息,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之外,还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一直坚持疫情防控。
在外国政府因为放开后,为了保障民生和医疗,政府债务高筑,美国更是直接超发货币,“直升机撒钱”,导致美国在疫情下民众收入水平反而升高了,不过这也造成了此次加息周期的背景。
我国在全世界都放开的情况下,严防死守至今,经济恢复速度也领先美国,也没有在疫情期间撒钱,因此通货膨胀率可控。
不过这也导致了我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存在错位,放空放开后,国内恰恰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去支持消费和生产,对于我们而言稳增长和稳就业比抗通胀更重要。
如何在大环境收缩的情况下保障经济发展,是我国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找到这其中的平衡点?